这个暑期,我加入了学校共读小组,和学校的同事伙伴们一起学习《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结合公众号里的解读,至今看到了第三版块。这里的很多信息让我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其美称为数字时代。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在大刀阔斧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数字化革命呼唤出新的技术,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方式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数字时代对学与教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是思想上的接受。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便捷毋庸置疑,因为我们俨然感受到它带给课堂 带给学生的帮助,有着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作为一项技术,它又需要我们战胜惰性和畏惧的心态,反复地刻意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因课施教,不至于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其次是观念上的改变。很多时候,作为老师,总是喋喋不休的讲授,生怕学生听不懂或者没听到,变成了教师主导的课堂,没有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需要什么。王绪溢博士的十二字教学心法,让我再一次明白教学理念的转变有多么重要。以生为本,学生中心,同样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最后是技术的运用。技术服务于教学,通过技术反馈,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考,及时做出调整的教学策略,可以收集比较分析,更加清晰的展示,可以无缝学习。我们还可以录制教学视频,在课前、课后,甚至课中进行补充拓展。可以让学生随时标记重难点,随时重播回放。可以个人抢权或随机挑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课堂互动。还可以通过电子书包进行教学诊断、补救学习等等。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接受新思想,改变旧观念,学习新技术,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教育教学这片土地播撒智慧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