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今晚不吃饭,但是今天做的焖锅超级好吃,就打算吃一点。后来谋谋说了句:今晚都吃完,不留到明天了。我本能地就吃多了一些。吃完了,有一些后悔。
我觉察到我为什么会多吃呢,因为我不想剩下。而剩下后扔掉,我觉得浪费,剩下后第二天吃,其实我也不愿意。那为什么谋谋说那句话之前我没有多吃呢?因为我潜意识里觉得会剩下很多,可以明天继续吃。当他说出来,不留到明天,跟我观念里的“不应该吃隔夜的饭菜”这一点发生了共振,就坚定了不可以第二天再吃。
那为什么剩下的不可以扔掉呢?觉得浪费,有罪恶感。觉得好好的东西,不应该浪费。觉得应该把资源合理分配有效利用。说到这里,想到在我们家都是订餐的,谁吃多少,就做多少。比如你今晚是吃馒头还是包子?一个还是两个?说清楚,定时定量。
结婚后我的这个“条框”被打破。在老家一起住的时候,他家习惯做很多,第二天接着吃,没人吃了,或者坏了,就扔。在我看来,没有规划,是让我很难接受的。我也在慢慢适应。后来,我们三口之家独立生活了。有关吃饭,做多做少,我们经历了很多磨合。剩下,我会难受,不够吃,他会闹腾,像原来我家那样定量,又难以实施。
很多时候,为了不剩下,我会多吃几口,填进肚子。有一次参加一个特训营,统一订的盒饭,份量很大,我每次都吃撑。那时候,有个跟我一起的助教,也是我们家长学堂的一个朋友,他告诉我:宁可剩到外面,也不要剩到肚子里呀!
对这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做到,又好难。
体重管理一直是我的功课。我经常阶段性给自己制定目标,有时候能完成,多数时候完不成。吃,是我成长的一个必修课。什么时候能吃够了,身体不再需要食物了,就停下来?不管是不是浪费,也不管有没有订餐。
今天是自我存在的白镜子。自我存在有关框架,今天我清晰看到我的框架。而白镜子,有关真实呈现,那我能接纳这真实吗?
目前的体重,是真实。体重管理路上有关吃的功课,是真实。我的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也都是真实。先接纳吧!看见,也是一种疗愈呢。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