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桓玄)又以前世皆有隐士,耻于己时独无,求得西朝隐士安定皇甫谧六世孙希之,给其资用,使隐居山林;征为著作郎,使希之固辞不就,然后下诏旌礼,号曰高士。时人谓之充隐。--所以那时候对隐士已有几个分类。
2 孟昶妻周氏富于财,昶谓之曰:“刘迈毁我于桓公,使我一生沦陷,我决当作贼。卿幸早离绝,脱得富贵,相迎不晚也。”周氏曰:“君父母在堂,欲建非常之谋,岂妇人所能谏!事之不成,当于奚官中奉养大家,义无归志也。”昶怅然,久之而起。周氏追昶坐,曰:“观君举措,非谋及妇人者,不过欲得财物耳。”因指怀中儿示之曰:“此儿可卖,亦当不惜”,遂倾貲以给之。--真丑,夫妻间勾心斗角,只见孟昶一片鬼心,而周氏光风霁月。难怪红楼要写巾帼中英雄。
3己未,(刘)裕军食毕,悉弃其馀粮,进至覆舟山,使羸弱登山,张旗帜为疑兵,数道并前,布满山谷。玄侦候者还,云“裕军四塞,不知多少”。--刘裕以往战役不知多少次用诡兵之法,一点都不知不防的吗?难怪要知己知彼。
4 魏以中土萧条,诏县户不满百者罢之。--和此纪最后一句一起看,“是岁晋民避乱,襁负之淮北者道路相属”,可知多惨。
5玄于道自作起居注,叙讨刘裕事,自谓经略举无遗策,诸军违节度,以致奔败…--刘道规曾提到一句“玄虽窃名雄豪,内实恇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