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得到市政府嘉奖的当晚却遭到多年前未治愈的患者袭击,这名患者随后举枪自毙。一年后麦克找到另一个症状类似的男孩柯尔,并耐心的做起了他的心理治疗师。柯尔并不容易接近,但麦克还是慢慢赢得了他的信任,得知了他的秘密。原来柯尔有着灵异的第六感,可以看到鬼魂,并对此感到非常害怕。在麦克的帮助下,柯尔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开始帮助这些亡灵了却最后的心愿。就在心理治疗接近尾声之际,柯尔也帮助麦克揭示并接纳了他早已经死于枪击案的现实。
电影于1999年上映,与典型的惊悚片迥异的是,该片有限的几处恐怖情景只是剧情推进的零星点缀,而感人至深才是其为人称道和跻身经典的根本原因。结尾集中爆发的数次飚泪情节都在表达着几个角色的同一种转变:由抗拒到接纳。
一个生命,存在和成长的最根本动力就是成为他自己,然而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被接纳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每个年龄阶段,这其实是亲子关系中一切矛盾的根源,同时也是问题儿童之所以被创造出来的症结所在。我们眼中的那些坏孩子,目无尊长、挑衅叛逆、甚至自甘堕落、触犯法律,都是一个人自我否定和自我放逐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当然,始作俑者是他们的父母,正是养育者对孩子本身的“不接纳”,和这种“不接纳”引发的改造欲求,制造了家庭教育中令人头疼的矛盾冲突,也同时吞噬着一个成长者向上萌发的能量。
心理咨询中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不在少数的父母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希望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比如孩子说话晚,怀疑语言障碍;或者不和其他小朋友一块玩,怀疑社交障碍;大一些的,学习成绩差,怀疑读写障碍;要不就是沉迷于某种爱好,怀疑成瘾症。这些父母都本着一条信念,就是“自己没问题,孩子有问题”。从心理咨询职业规程的角度,谁来咨询就给谁看病,也就是说,父母来咨询,即便他们认为问题出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咨询师也不会去改造他们的孩子,甚至不会为家长改造孩子出谋划策。在这些案例中,咨询师有时会要求家长带孩子来亲自面谈,但多数时候,咨询的目标是改变父母的认知,让他们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标准。
当初,教育家孙瑞雪把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概念引入中国,初衷是希望父母们对孩子的兴趣萌芽提供支持性环境,但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却迅速转化成一种狭隘的教条,操作重点从父母满足孩子的需求,变成了孩子在什么年龄必须干什么。所以我们看到,六岁不学钢琴的孩子被认为缺乏艺术细胞,五岁不读书的孩子被定性为学业无望,四岁不说话的孩子则直接被送进了自闭症治疗中心。由于中华文化向来是“以静制动”,倾向于把所有灵活动态的情形固定下来,从而达到一种稳定、安全、一劳永逸的状态,即便是教育观念的舶来品,也无法逃脱被异化再同化的命运。为了抵消这种文化固有的破坏性,在运用西方教育理论之前,教育者必须发自内心的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正统的学术观点都是从大量事实和实验中抽象出来的关于共性的描述,而我们面对的孩子是现实存在的个体,在个体差异面前,从来不存在“必须”或者“应该”这样的字眼。当我们摒弃这些僵硬的标准之时,就距离真正的接纳更近了一步。
旅美画家陈丹青在谈到国内教育时,有一段非常激进的毒舌评论,他说:“在美国,你想干嘛,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你都可以试着做。在中国,如果你是个特别的人,从你的家里开始,一步一步,一直到学校、社会,没完没了地管束和指责,耽搁你、恶心你,甚至毁掉你。”社会正在加速发展,信息网络也把世界的多样性越来越丰富的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我们中的很多父母,因为自己本身不是终身学习者,年龄不大已经停止成长,无法靠更新知识和升级自己的认知结构去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头脑中的世界还停留在他们儿时的模样,他们的世界观也固着于数十年前受教育时植入的体系,并基于这种过时很久的观念去定义和解读当今的一切,包括他们的孩子。因此,孩子一旦与他们心里那个来源于故纸堆和他人灌输的形象不符,就会被看作“有问题”,这些否定和误解,归根结底是因为父母不但无知,同时又缺乏接纳未知的胆量和胸襟。
不久前一个朋友来找我,说自己的孩子几乎不与家人交流,怀疑患了自闭症。我和这个孩子聊过之后,发现他与他母亲以为的样子大相径庭,不但不自闭,可以说简直是个话唠,而他之所不理家人,除了青春期固有的情绪问题之外,无非是因为家人总是否定他的想法。后来我几乎成了这个家庭的传话筒,他们的沟通都希望通过我去传达。我的这个朋友总是错误的以为,是心理学的专业素养让我获得了她儿子的信任。其实,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并不利于我获得任何人的信任,而他儿子之所以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原因很简单:我接纳他的想法。如果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充分的尊重孩子,放下自己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最大程度的接受现实,相信孩子,那么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心理咨询师;如果这种接纳和信任是自孩子出生之后就一以贯之的做法,他们甚至根本不会遇上任何教育问题。
电影中,柯尔问麦克:“如果你不相信我,怎么帮助我?”爱的前提之一是无条件的接纳,这种对生命本身合理性的肯定,是亲子关系得以超越动物性和血缘关系,进入精神世界的门票。而那些基于改造目的的爱,是虚伪和不道德的,因为这样的所谓“爱”,和“不爱”没什么区别,事实上,你爱的只是脑子里想象出来的那个孩子,而不是眼前真实的孩子。
一个生命满怀着对人世的热情来到这个世界,不加选择也不加挑剔的成为了我们的孩子,他们从天堂带到人间的第一份礼物,就是接纳—对父母的无条件接纳。如果我们意识到了这份信任的可贵并心怀感激,那么就投桃报李,爱他如他所是,因为真实本身就是一份取之不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