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号本该怀揣梦想拥抱大学生活的我却选择了复读,虽然当年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复读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对我而言这个决定无疑是艰难的,我深知复读一年意味着什么,也深知复读的一年即将面临着什么。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复读生来说高四这一年的压力有多么大。
不管怎样,开学时间到了我如期走进那个堆满各种参考书各种试卷让人感觉压抑的透不出气的高四教室(当时复读生很多,所以单独成立了几个班级让复读生上课,我们也就被叫做高四生)。此时的我心中满是遗憾当然也对再一次高考充满着期待。
高三时候我各科成绩都还可以唯独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那一块不管我怎么努力最后两道有机无机混合的推断题我始终无从下手。尽管如此,化学也从来没有不及格过。高四开学我就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始有重点的复习了。
开学大概过了一个月吧,学校组织了高三高四同学的第一次月考,理科是以分科的形式考的,单科都是100分。考完之后我就感觉完了,化学肯定要拖后腿了,考试内容所涉及的大部分是我所畏惧的有机推断。
从考完到发试卷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是很郁闷的,但是当试卷真的发到我的手上的那一刻,我彻底崩溃了。44分!!!一个鲜红的数字就那样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大脑一片空白,虽然知道自己考的肯定不好,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差到这个地步。
拿到试卷后我再次认真做了一遍题目,这才发现有很多题目其实我是可以做对的,但是由于压力太大导致过于紧张,这才把本该做对的题目也都做错了。
叮叮叮,叮叮叮~~~伴随着上课铃尖叫般的响起,化学老师拿着书走了进来。他刚一把书放在讲桌上,就开始说起了这次月考。
“这次考试我们班总体成绩还是很不错的,最好的也能考到98分,并且很多同学都能在85分以上”
当听到98分的时候我真是太嫌弃自己了,(因为提前并没有公布分数)我本想着可能这次题目比较难大家考的可能都不好呢,没想到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在85分以上。
还没等我多想呢,就听化学老师继续说到:“但是,有个别同学考的不是一般的差,而是很差,根本不及格”我一听这不就正是在“指桑骂槐”的说我吗,我羞愧的低下了头。
本以为就这样算了,谁想到化学老师还没结束“XX,站起来”我的天啦,直接点名了,我听到后条件反射性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还没等我站起来我的脸早已羞红的像个火烧云了“你考了多少分,和大家说说”我沉默以对,此时只是感觉我已无言面对江东父老,如果有个老鼠洞我会立刻钻进去,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加让我丢脸的事情了。
老师见我没有说话,自己说到“44分,倒数第一名”全班一片哗然。。。。。。我只是深深的低着沉重的头,然而化学老师并没有想要停下来的意思
“作为一个复读生,化学不及格理综能好到哪里,理综不行怎么考好的大学。。。。。。”
他后面的话我都没听见,因为我的大脑里只剩下那个鲜红的44分和同学们惊诧的表情。后面我都不知道这节课是如何度过的。
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每每提到化学,这次因失误导致不及格的事情就像一根刺一样刺痛着我。
我一直在努力反思化学老师的行为。
我深知老师当时的行为并没有恶意,他也是为了激励我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考上好的大学,但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同学在议论我没及格,背后说我今年还是考不上好的大学,真的是压力倍增。
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作为高四的我,身份很特殊,面对高考压力也很大,老师的言语无疑像一把利剑一样刺进了我的身体里,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他好的出发点对当时的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来想的话,当时老师如果能够不直接点名让我站起来,而只是止于“指桑骂槐”对我来说是不是就会在某种程度上维护我的自尊心?
或者老师私下里找我谈谈分数谈谈月考试卷的内容,而不是直接让我站起来告诉大家我的成绩,对我来说会不会具有更好的激励作用?
往大了想,如果开学第一次月考实行不打分的制度,只是评判对错,对于我们高四的学生来说会不会更好一些?
毕竟有分数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有压力,高四的学生需要一个过程来释放来缓解上次高考失利带来的痛苦,更需要时间来缓解再次高考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然而现在一切都只是我的假设,但是我也由此告诫即将踏入教师岗位的自己,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的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即使在某些情况下非得使用批评,也要努力探索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