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今日简史》听书稿+思维导图品控+样稿,我的感受是,
第一 阅读的能力
能够读懂一本书,是写一篇听书稿的前提,这需要快速和高效的阅读能力,
1. 快速阅读一本书,并提炼出一本书的中心思想
2. 快速阅读一本书,尽可能多的掌握素材
3. 快速阅读一本书,掌握整本书的思路和脉络
第二 归纳总结逻辑思维的能力
听书稿是对一本书的理解和翻译,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相当于这本书的说明书,这需要高度的总结归纳能力。
1. 一本书可能有很多内容,很散,需要归纳成三个大的观点,需要对书中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
2. 每一部分的内容非常多,需要作者高度提炼出三个案例或者三个观点,让读者带着问题阅读,相当于一个导航
3. 思维导图是高度的总结归纳,逻辑清晰,简洁精炼,知识点之间必须有强联系,不能出现逻辑不通的地方
第二 思考力、理解力、表达能力
听书稿是听书稿作者表达自己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让读者觉得这本书有价值,从而让他们有阅读或者购买的欲望。
1. 需要对一本书深入的思考,如何引出主题,调动读者想要看听书稿的欲望,相当于这本书的“广告”和“说明书”,从而调动读者阅读这本书的欲望?可以用故事、案例、场景、数据等,也就是一个演讲的能力和写文章的能力。
这就需要对这本书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为何值得你来读?读了你会有什么收获?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 理解能力
既要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又要理解读者想从中获得的东西,不能失真,尽可能的忠于原书,又要有自己的理解,对听书稿的作者要求很高。读不懂这本书,是无法很好的完成一篇听书稿的。
3. 表达能力
听书稿,是对一本书的翻译,要用自己的语言,把读者看不懂的词语、句子,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不觉得这本书晦涩难懂,通过看听书稿就能看懂这本书。
思维导图里面不能出现一些专业的、生僻的、晦涩的词语,否则不能让读者有准确而全面的整体感受,就会误导读者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