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明明讨厌自己的某种行为,比如:晚睡、拖延等等,却怎么也改不了,这时候心里会特别内疚、自责,责怪自己没有毅力、意志力不够坚定。但指责自己的结果也许会是进入到不断的自我责怪的恶性循环当中,行为本身依旧没有改变。除了所谓的“意志力”薄弱,我们还可以有什么思考的角度呢?
我们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呢?
其实我们的身体一直有两个自我:理智的自我和感性的自我
理智自我提供改变方向、感性自我提供改变动力。可以类比为骑象人和大象。
骑象人和大象的力量旗鼓相当吗?
看似骑象人手里拿着缰绳,可以控制大象。但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比如当骑象人想往左,大象想往右,通常骑象人是无法扭过大象的。
那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我们要知己知彼。
如果我们的理智想要达到改变的目标,首先还需要了解大象的特点,利用其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大象(感性的自我)有什么特点呢?
1、力量巨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能控制
2、受情感驱动,既容易被负面情绪:焦虑、恐惧等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驱动。
3、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它只承认我们切实体验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承认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其实第三个特点与“改变为什么这么难”直接相关。
什么是期待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即我们达成改变之后的好处。
比如早睡,我们的精神状态会更好。不拖延,我们会更高效、更有成就感。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是延迟满足的。
但这些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可能并没有深刻的体验过这种好处。
相反,我们体验过“经验的好处”:比如体验过睡懒觉的舒服,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等等。
而经验的好处是当下的或者已经体验过的、能及时满足的、切身感受的。
所以:虽然骑象人想要的是期待的好处,但身下的大象会不由自主的转向经验的好处,即使有时期待的好处比经验的好处要大得多。
大象为什么会被经验的好处支配呢?
斯金纳的实验结论:强化是经验的好处,一旦我们的行为得到了好处,它就会保留在经验里,哪怕我们没有意识,它仍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大象之所以不由自主的转向经验的好处,是因为经验的好处会通过强化不断塑造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的改变更难。
当改变失败时,我们的争取态度是什么?
不要责怪自己,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行为无法独立于环境存在,所谓的好处和坏处其实是与环境交换信息,获得反馈的过程。
所以改变的本质是:
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新经验的产生需要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