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椒到兴成长到N师,对雷斌老师早已熟悉,特别是还跟着雷老师学习用手机做微课……新奇、好奇,今天听了云访谈和看到深圳龙岗区教师团队的成长,更多的是深思。
一、“玩”出新高度
雷斌老师的成长之路,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普通教师到课程培训、策划师,从教育战线上平凡的一兵到人人敬仰的“雷神”,他一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新天地。
在云访谈中,他说的最多的话是“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他1990年参加工作,20年的一线教学工作,他“玩”出了新花样,把自己锻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专家。用手机、用电脑,分分钟就可以做出一节高质量的微课。在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他又把教师培训课程“玩”出新高度,构建培养了龙岗区的优秀教师梯队,从教坛新秀到骨干教师,再到市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主持人和教育专家,把教师培训和课程开发融为一体,“十年磨一剑”,打造出一支龙岗教师铁军团队。在今年疫情期间,创造出了课程研发的奇迹!486位龙岗名师在停课不停学的2月期间,发布了涵盖中小学12个年级一共1114节高端免费公益课程!课程达到了1200万人次的听课量,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疫情期间的抗疫公开课,造就了一个勇敢奇迹!而创造出这个奇迹的推手就是雷斌老师!他把一个个挑在肩上的重担,变成了促进自身成长的一个个契机!
二、“玩”出新思路
“比别人超前一点点,你的步子会很快!”雷斌老师是个爱钻研的人!在别人都还没有利用电脑上课的时候,他就开始学做动画,学做PPT,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方面做新的尝试。
“要开发让老师们喜闻乐见的培训课程”“让老师们更主动的更愿意参与到这个培训当中来”“让老师能够在培训学习的时候,发挥他的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输入为输出,变告知为发现。雷老师他们在培训的时候,给老师一些任务的驱动,告诉他这个事情可以怎么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参与培训的老师们愿意主动获得更多的一些知识,更多的一些技能,能够比较快的成长。
他们一直在构建龙岗的教师成长梯队,打造龙岗教师的成长系列,对每一个梯队都提出一些相关的成长要求。龙岗教师培训学校更注重的是培训文化的打造,培训团队的打造。树立“我是团队,团队是我”这样的一种目标和信念,让每一个老师都融入在团队当中去工作,去教学。每一个团队都有领军人物,有的是特级教师,有的是学科带头人,有的是工作室的主持人等等,这些老师把一些其他的一些骨干教师、年轻老师,很快地融入在一起,大家一起不断地磨课,不断地打磨。当一个团队,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积极的在努力的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尽管这个事情很复杂,难度很大,但是大家依然很开心,这就是团队的力量!“独行速,众行远”,这些团队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他们在这里面开发出大量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都不是凭自己的力量获得的,而是靠导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反复的打磨,因此最后形成的课程的品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这样的培训理念激活了团队教师的创造力,让龙岗区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朱娟老师、官丽婷老师都是优秀老师中的佼佼者,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三、借的东风好行船
听了雷老师的故事和龙岗教师的成长历程,内心生出无限感慨。
和优秀者同行,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只为遇到更好的自己!
虽也有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但我的身上缺少的是雷老师那瞄准一个目标不放松的钻研精神。一直在教学一线,每周近20节课,还有教导处的工作,繁杂而琐碎,再加上更多的时候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要完成,有时候真的觉得压力好大。雷老师说,化压力为动力,变成成长的契机。是啊,比别人超前一点点,成长的步子就会快一点。
近三年,听了几百节的线上课,也学到不少“秘技”,我想持续不断地成长,也想带着身边的老师一起成长,但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候也会抱怨:这么好的课,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就不把握住呢?听了雷斌老师的分享,我明白了:教师的成长关键在自身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培训才能落到实处。
这些天,渑池县将成立首席教师工作室,建立各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引领老师们快速成长。我就想:雷老师他们的培养教师成长的方法是不是可以借鉴了来用呢?
向优秀的老师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弯下腰来做实事,加强责任感,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向优秀的老师学习,团结协作,钻研教学,设计出好课程,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找到更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