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共生的创造中,一致性原则成为决策的基本原则。一致性是在决策的过程中形成统一达成基本的共识。这是个极具挑战的工作原则,在最近的工作中边体会边感受。真正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熬人。但是这个过程却是自我的极大成长机会。
一致性原则是区别于简单的投票制定决策的规则游戏,而是希望能够达成普遍共识的创造。我们习惯了在开会中的投票决策,西方还由此发展出罗伯特议事规则代表程序正义。但我们经常发现,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存在极大的冲突,经常为了程序正义而牺牲结果正义。多年前美国辛普森案应该是这个问题的最好验证。那么有没有在程序正义基础上的结果正义呢?我想一致性原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的路径。当然,为了一致性的原则,可能会牺牲掉一些时间和效率。所以回到问题的根本上来思考?时间和效率相比较于人心哪个更重要。
单一目的的组织会对一致性原则嗤之以鼻。比如司法,看重证据的审判。比如商业,看重利润的追求。比如政治,注重权力的掌控。当某个权威想要凌驾于其它的组织活着个体基础上的时候,不可能产生一致性的原则。但是在公益组织活着非营利机构,一致性却往往成为大家欣赏的规则。因为对于他们,人心所向比其它的更重要。所以,是否采用这样的规则,和组织的愿景目标,以及组织中每个个体出发的初衷紧密相连。
当然,一致性并不是说不允许反对意见。甚至在一致性的原则上,会争执得更加激烈。因为通过投票表达的机构,往往不需要充分的讨论,只需要获得足够的支持就可以。但是在一致性规则下,需要达成普遍的共识,就需要所有人把问题的方方面面全部顾及到,甚至逐个细节的商讨。当然,在一致性达成的最后,也会存在因为集体的共识,而放下自我的坚持或者固执的想法。比如Ben爷爷前天开会谈到他们在新西兰一所华德福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放下自我坚持的信念的决策过程。因为如果不是自己放下这样的坚持,那么机构很可能分崩离析。为了机构整体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放下了自己执着的部分。再比如在前些日子学校需要达成的某项决策中,我们其中的一位小组成员最后表示:我坚持我的想法,但是我支持你们做出的决定。这也是放下小我的一致性的表达。
所以在实施一致性的原则中,如何达成决策的共识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关键。在这里有几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是发展出每个人的“高我”,也就是放下自己,把自己融入到组织和环境中,从更高的使命愿景的角度去觉察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
第二是组织需要建立共同的愿景和信念。这不只是个空洞的口号,而是组织的成员,尤其是所有参与决策的成员对于愿景和使命有高度的认同。
第三是组织内的平等和谐的机制建设。没有你对我错,你死我活的争夺活着斗争。大家是平等独立的存在。每个人有充分表述自己意志的自由,也有开放自己,愿意包容和接纳他人的温暖。不是只是停留在对问题的思考层面解决问题,而是自己的思考、感受和意志能够协同工作,并且相互影响。
这些机制也非常适合中国式众筹的组织发展。众筹要基于利他的发心,共同成就愿景目标,彼此相互温暖连接。所以在众筹组织中,一致性应当形成一个基本的决策规则。当然,一致性并非对所有的事务,在一些专业领域的专业问题,只能由专业的人员做出决策。比如学校的教育部分,是教师团队集体的决策,在某个班级的教学事务,是由这个班级的主班老师做出决策。
在有机生活的塑造中,把一致性作为一个基本的规则,便能够为每个加入的个体感受到被温暖同时能够成为温暖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区,营造这样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就会让有机生活自然生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