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看完一本书

《长安的荔枝》
第一章说了一个九品小芝麻管,被陷接下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五千里之前搞到新鲜的荔枝(保鲜2日)送到长安城皇宫内。然后这个小官偶遇杜甫,给他讲了一首诗的故事,让他知道“既然退无可退,不如放手一搏”。
老实说,毫无新意。就围绕“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周边扩展的故事情节,没有翻转,没有变故,没有花边。就只是填填补补让故事合情合理的展开,荔枝运输的起因,主体人物和背景,过程如何运输,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然后结果按时送到了荔枝,皆大欢喜,用屁股也想得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没什么看头。 但是硬着头皮往下看吧,勉强再看一章。(三月24,天热了起来,开始心气浮躁了,有点沉不住气)

第二章
一个京城来的特使,到地方上,地方官还不给脸面,也是搞笑。特使还要亲自去荔枝田地里亲手抓虫子。这个作者是在办公室里意淫出来的故事场面吗?东拼西凑的几个唐朝的官位职级,外加一点岭南地方上的地理、交通和气候农作物知识,就编造出这么个故事,没有细节,没有实际。粗制滥造。对比金庸来看,人家是真的研究历史,研究时代背景,研究地方文化习俗,研究佛学再把这些悄无声息的融合到故事里,为故事提供完整合理性的世界背景。确实也只能胡编乱造了,现代写唐代,能参考的背景资料也少,大多都是流传的诗词歌赋。至少参考《资治通鉴》唐太宗时期的民间经济状况。
描写的种荔枝的女人跟个热恋期的少女一样,描写的仆人农奴又踏实又勤奋,真的是,无语,一点生成常识也没有。来来回回就只有荔枝保鲜的几个点。就这点东西还是干了几十年鲜果特供的专员的基本功。我给6分都够呛,写的什么逼玩意

第三四章
从这里开始写得倒还可以了。前面验证了可行性。这里开始在执行层面的困难,获取资金物力人力、安排人力物资,全程调配盯梢。这不是早期冷鲜物流的鼻祖嘛!
结尾
再后面,谈及为宫廷的一己私欲,让百姓苍生为奴牛马,耗费折损不计其数,虽然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也揭露了皇城这种特权中枢的不合理性,安享荣华富贵的同时,一定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话说回来,做九品小官,终于可以改头换面,当六品,半步升天的跨越阶级,这种好事,又没情商没头脑当场推掉甚至恶心别人给你管做,行行行 你清高 ,老婆孩子都没地方住。同流合污就完事了,后面实际操作运输荔枝,可以有更多的执行空间和改进嘛,简直是 认知达不到,做不到安享荣华富贵,不配享受,活该!
社会的进步或者退化,核心在于制度,就比如要建设地铁、机场、高速路,都要画地圈钱买人,投入的资金可不是普通商人可以承办的起的,国企央企也是在这样的大包大揽下,分包工程出去,成本来自国库,也来自人民,同时也为人民的生活创造的便利。埃隆-马斯克以一个私人的商家角色,能成功发射火箭上天,其调动的人力资源不可谓不震撼,为什么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就不可能发生呢?政策与制度。钱是用来干嘛的 ? 几十几百当然用来吃饭出行,可若是几千万几千亿呢?那就是考虑在长江多建设一条隧道、在海底多建设一个练油厂,在上坡多建设一批风力发电机,其中巨细琐事,就需要调配无数个负责模块的承办单元来协同完成。将钱这个仅仅是数字的东西,转变成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万里高铁、过江隧道,让社会进步。

话说回来,作者用11天完成的全篇的一气呵成,结合一些其他朝代,人物,地方特色,又能表达自己的一些对朝政的观点。算是编凑了一片比较完整的故事吧,明显的不真实感,却算是符合某个片面视角下的逻辑。6-7分吧。至于微信读书排到了榜首和9.2高分的情况,只能说需要时间的洗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