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三个大坑,学得再多你也难有改变

——《知道做到》给学习者的启示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上了很多培训班、听了很多课程、看了很多书、报了很多饭团等等,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技能,可是到头来还是老样子,生活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

正如《后会无期》所说:我们听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更进一步说:为什么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很难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呢?


知道做到

《知道做到》作者也是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一直想找到它的答案。

于是他拜访了很多人,最后写了这本书。

当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认为是缺少知识应用的环境,或者说个人太懒、爱拖延。

要么是外界环境不给力,要么就是自己太偷懒。


可是我们也会看到,明明有很多人在很努力很用功的学习与实践,但是依然没有什么进步和变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会指出他们练习方式不对,没有做到刻意练习。如果是简单的练习与重复,就算是练上1万小时,也不过是1万次简单的重复。

这里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重复,重复,重复”。

这里的"重复”出现三次,不是说强调它的重要,而是说要做到间隔性重复,正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学习规律,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都要经历一个遗忘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越长、遗忘得越多。


能够及时在遗忘节点时复习的人,才把知识更好的吸收与巩固。

原来作者所介绍的基础原理,竟然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也是我们都曾经用过的。


知道了间隔性重复,等于我们点燃了练习的“火把”,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要我们想办法走出困境。而第一步就是找到产生困境原因。

为什么“知道做不到”呢?

作者指出有三个“大坑”摆在这“知道”与“做到”之间:

第一个坑、信息超载:

我们常常在获取信息贪多求快,总想多学点,于是我们囤课、囤饭团、囤书等等,结果很少再打开它们,但是我们也开始被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围绕,信息也逐渐严重超载;

第二个坑、选择过滤:

你知道么,我们接触信息时并不是全都接受的,而是会选择性筛选与吸收。由于一些主观偏见或者先入为主的观念,它们自动帮我们选取那些自己相信的信息,而对于那些不同声音,我们习惯性的视而不见,这样一来难免与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失之交臂,这就是消极过滤;

第三个坑、缺少跟进

学完了一门课程、看完一本书,然后就结束了,可能更积极的伙伴实践几次,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学习与运用知识时由着心情来,却没有持续的跟进,具体表现为要么拖延,要么就是不做,等待下一个更完美的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从这三个坑里爬出来呢,只需要做到三步。

1、少而精

大而全的反面是什么?小而美、少而精。

集中信息获取渠道、专注几个信息源、重视精读与深度。

其实就是做好一件事:专注,并且重复地专注。

在《学习之道》里提到“画小圈”的方法:学习一门知识,不要上来就通盘掌握或者按部就班,而是在掌握了基础框架后,在某些特定知识点上不断打磨与精进,反复推演与练习,最终灵活运用,然后再切换到下一个知识点,如此往复。

这正是“少而精”的另外一种解读。

2、绿灯思维

使用绿灯思维。也就是当你在批判或者过滤之前,先去肯定一个事物,找出它的积极一面,然后再去提问题。也就是先绿灯再黄灯,绿灯代表支持、黄灯代表反对。

接下来,重复一个新知识或观念到六次以上。

通过一次次的灌输,从不相信到认同,让你从实现从模仿练习到指导他人转变。

作者举了自己的例子,很多人认为作者不擅长写作,但是他的导师相信他可以写本好书,于是在导师鼓励下,他也开始一次次告诉自己可以做到,经历了从不相信、到接受、认同、尝试、践行、最后也开啊还是培训与指导他人。成功写了一本本畅销书。

3、有计划的跟进

一个跟进计划是学习的保障,也是融会贯通的前提。

作者曾经给很多人做过培训,现场效果特别好,但是一段时间过去后,再去看他们发现变化不多。

与之相反,他的一个朋友却做得特别好,培训之后人们都纷纷行动,并且带来巨大改变。他就去观察与研究他是如何做到的,发现朋友在培训之后有一套持续的跟进计划,这个计划包含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告知、演示、尝试、纠正。

第二阶段:告知、演示、尝试、观察我、表扬进步或纠正

第三阶段:自我告知、尝试、自我观察、表扬自己或纠正

前两个阶段都是有专业人士指导,跟进执行;

到了第三阶段学习者独立完成自我管理与跟进。


在跟进过程中有三个核心,分别是指导、支持和奖励。

其中在奖励上我们都有一个固定的思考模式,那就是做对事是应该的,做错了是不改的,就开始批评货指责。

然而做对的人应该得到肯定与鼓励,这也是给予他们信心与坚持的力量。


有了上面的间隔性重复,加上专注、绿灯思维、有步骤的跟进,我们不仅知道,更能做到,把知识变成自己改变的力量。

最后,与大家分享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练习,不能帮你做到完美;只有完美的练习,才能让你做到完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早起来,早早的再过一遍稿子。 心得:看书停不下来的赶脚。 【2018.1.05day21】《知道做到》 心得:眼...
    lyy_bff1阅读 773评论 0 3
  • 老妪已经在马路边上跪坐了一天,双腿早已麻得失去了知觉,就和她的心一样。夕阳斜下,已是傍晚时分,街上的人渐渐少了,从...
    晓月轻霜阅读 1,996评论 62 81
  • 从明天起 做一个善于赞美的人 赞美 四季所有滚烫的 风和雨 赞美 花草横过荒野的 大山 赞美 那些个卡在失眠窗口 ...
    Pan一一1984阅读 237评论 0 0
  • 溜溜梅低年级“天天图说”: 时间:1月12日 题目:小猫和鱼 小脑袋想一想: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和谁在做什么?它...
    冰鱼燕阅读 167评论 0 0
  • 床前,没有月光, 为何我会依旧思念故乡, 抬头仰望, 让你独自无助彷徨。 在这黑夜里伸手,不见尽头, 让我如何找寻...
    李万长阅读 275评论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