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说,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三十岁之前他是个庸人
曾国藩的老家是湖南省湘乡市县大界白杨坪。这里虽然山清水秀,但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几百年寝室里连个秀才没出过。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中年之后的全部期望,就是子孙们考读书走出去片天地,他不惜血本供长子读书,但长子资质实在太差,长孙曾国藩身上背负两代人的希望,他在经历七次考试后于23岁中秀才,第二年中举人,五年后用中了进士,一下子老曾家成了方圆几十里的第一大户。
刚过而立之年的曾国藩到了北京,开始了漫长的官宦生涯,当然他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大大小的缺点。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他天生乐于交往喜欢热闹,走东家串西家,酒食宴饮,穷侃雄谈,下棋听戏。虽然给自己定了自修课程表,但执行的并不好,认真读书的时间太少,有时间读书心也进步下来。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虽然曾国藩资质并不特别优秀,但湖南乡下,朋友圈里总算出类拔萃,并且少年科第,所以一度顾盼自雄。
但30岁是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曾国藩对于后人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普通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
道光20年入京为官不仅是曾国藩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起点。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聚集了当时顶尖的人才,而翰林院更是精英集结的地方,曾国藩见到了这么多不俗之士,他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
“圣人”是儒学信徒的最高生命目标。曾国藩首先是立坚韧不拔之志,立志对一个人人格的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精神的力量直接决定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曾国藩直接把目标锁定为自我实现,也就是做“完人”他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其他目标也都实现了。
有了志向就是行动力,他的方法是日课,每天从起床到吃喝拉撒,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监督自己的一举一动。他每天都用毛笔、楷书认真写日记,细细回忆检索自己一天的一切言行。这应该是我们今天的觉察,时时刻刻的觉察。
他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读《易》,练习作文,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但是一个人想,一下子改掉已经养成的生活习惯,当然不那么容易曾国藩为人交友广阔,又十分享受社交生活、因此立下志向也难免有因为交友影响学习的事发生。
比如到年10月17日曾国藩早起,读完《易经》出门拜客,又到杜兰溪家中参加他儿子的婚礼参加完婚礼,本回家用功,但想到今天是朋友何子敬的生日,于是又顺便到何家寝室饭后又在何子敬的热情挽,留下听昆曲,到了初更分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中当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对自己下午没能回家用功,而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进行反省何子敬的生日其实可以不去,但还是去了,这说明自己立志不坚,行都不能斩钉截铁,明知可以不去,而心一散漫,又有随流的意思,总之是立志不坚,不能斩断葛根,截然由义,决心戒之。
在曾国藩的修身经验中,还有一条值得后人借鉴的是借助外力来监督自己。归根结底人事被决定,所以从根本上说,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一个人支持力再强也肯定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但是如果有人监督着自己战斗力可能就大不相同了这正如一根基因不好的竹子生长在笔直的组织中,为了与他们争阳光自然也会长的笔直,这就是挟持的功效。
像这样的给自己修身的例子举不胜举,大家可以直接翻书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