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法则,养成“习得性乐观”
1.什么是ABCDE法则?
ABCDE法则中,A代表的是碰到了不想要的情况(比如拒绝、失败、不被认可);B代表的是这些情况在人们心中汇聚成了一种负面想法(比如认为自己不适合、没天赋、无法成功等);C代表的是这些情况和想法带来的后果,(比如沮丧、放弃等)
D代表自我辩驳。把负面想法写下来,逐一寻找可能的原因。
E代表激发行动。
2.为什么?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研究表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习惯用内在的、永久的、普遍的、人格化的原因来解释,那么这就是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会让你缺乏自信甚至抑郁,长此以往会导致“习得性无助”,更容易放弃。
而如果你习惯用外在的、暂时的、偶然的原因来解释,那么这就是一种乐观的解释风格,会让你逐渐拥有掌控感,变得有信心,喜欢迎接挑战,获得“习得性乐观”。
3.举例说明
欧阳是一名房产销售员,他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打电话给素不相识的人来开拓业务,但常常一无所获(A)。
A情况:欧阳作为销售员遭到了别人的拒绝(比如,有些人一听到他是房产公司的销售员就把电话挂掉了;有些人会告诉他,自己近期没有任何租售房屋的计划;甚至有人在电话里跟欧阳聊起了球赛,在聊了许久之后,欧阳才发现这个人根本没有经济能力买房;还有些人会在挂断电话的时候警告欧阳别再骚扰他。)
B想法:欧阳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做一名销售员,自己的销售技巧有问题、缺乏沟通天赋,等等;
C结果:欧阳感到非常沮丧,不想继续打电话给客户,甚至想换份工作重新开始。
D反驳:“客户正在做重要的事情,所以他挂断了我的电话”;“客户也许现在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舒服,所以态度有些不耐烦”,等。
E积极行动:你要向客户推销方案或产品,你可以准备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 为客户准备一个免费试用礼包,如果客户接受,根据互惠原则,他大概率会回应你接下来的要求;
· 为客户准备一个价格高,价值也高的方案;
· 如果客户没有接受上一个方案,再给出一个价格和价值都适中的方案;
· 如果客户还是不接受,再给出一个价格和价值都较低的方案。这时候,他已经连续对你说了两次“不”,如果他是你真正的潜在客户,那么,根据知觉对比原理,他与你成交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
· 如果客户依然拒绝了你,你可以请他介绍几位可能会对你的产品和服务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没有对你提出的前几个选项的拒绝,那么他很可能不会帮你推荐,但由于他已经连续对你说了好几个“不”字,因此他会感到愧疚,在心理上,他需要通过答应你最后这个小小的请求来换取心理平衡,所以,他答应你最后的请求的可能性会增大很多。这个过程符合“拒绝-后撤”法,通过对客户的不断让步,以及互惠原则和知觉对比原理的共同作用,你获得成功的概率将大幅提升。
每日新知,帮助你提升正向能量,创建正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