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央党校,出席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和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会上,他重点强调坚守党校初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不移举党旗、育党人、立党言、尽党责,要齐心戮力推动党校工作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一、坚持党校姓党,突出主业主课主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90年来,中央党校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了数不胜数的领导骨干,夯实了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党校是党的党性教育部,我们必须把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校姓党、党校信党、党校兴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强化政治立身。要做到党校姓党,首先得使党校人姓党。党校人必须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做讲政治、懂规矩的“知行合一”者,方能使接受党校培训教育的学员也姓党。三是加强政治建设。党校建设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将服务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作为检验党校工作的标准。
二、坚持从严治校,加强学风校风建设
一是严守党性原则。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对党校校风、校级、校规全面从严要求,进一步健全党校规章制度。二是自觉服从于党。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训什么样的干部。做到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再哪些方面建言献策。三是落实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引导帮助教育广大学员补充“精神之钙”。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理想信念、传统美德等教育。
三、坚持改革创新,开创时代教育新局
一是创新教学方式。科学调整教学方式,从“坐着听”调整为“走出去”,从“讲理论”调整为“谈实际”,从“讲师说”调整为“众人论”。有机调整培训师资。除理论讲授外,应多邀请基层工作出色的工作人员担任讲师,讲课内容不应束之高阁,而要“接地气”。高效调整课程设计。课程应视不同级别的党校进行调整,不能“一刀切”地量化课程数量,尤其是基层党校,由于资金、人手、时间、培训对象等条件限制,只重视教时数的培训往往最后演变成“走马观花”式的培训。二是聚焦基层培训。扩大党校培训格局,加大对基层党校的资金、师资扶持,提升基层党校办学能力。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培训力度,委派市(县)级讲师深入一线,落实落细对农村党员的面对面教育。三是打造过硬队伍。打造政治过硬队伍,在党校内持续开展忠诚教育,使干部职工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打造素质过硬队伍。选派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优秀党校中交流、进修,借鉴、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打造纪律过硬队伍。探索建立符合党校特点的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等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