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没有正式进入假期,生活节奏却已慢了下来。放空内心,不做任何想像,这样不用劳神,却可以多关照自己一些。为了让自己多一分钟睡眠,昨晚特意关了闹钟,手机静音,进入无意识状态……
一、不该是问题却成了问题
也许昨晚太累的原因,或许是特意放松,今天破天荒6点多醒来。摸到枕头旁的手机,发现有数条未接电话,回了电话发现他们是想了解我校的招生方案。说到此事,真是有劲使不上——学校招生方案迟迟未定,主要因为生源过于火爆,学校无法容纳如此生源大军,只能多方协调,寻求解决措施。突然在单位微信群里发现了有关招生的一条信息,随机转发给了几个一直关注的亲朋好友,早点告知他们,免得以后被动。孩子就近上学,天经地义,为什么现在多地涌现入学难的问题?唉,也许是经济的发展太迅速,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这可能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可是这种正常却让人有点紧张。在关注经济发展的时候,是否可以把民生、教育等作为考量因素?减少这种人心惶惶的局面,多一份安定和谐!
二、借书风波
因为今年女儿高中毕业,好几个熟识的人都想借书,尤其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来电话,要女儿把高中三年的书都给她孩子。记得高考结束当晚,没有问女儿考试怎么样,直奔主题——借书。惹得女儿很不耐烦,但是没办法,因为是亲戚,也不好说什么。昨天这位亲戚托人过来拿书的时候,女儿把能给的全给了她们,但是不够全,因为女儿不是那种很守摊儿的主,丢三落四。没想到的是今天这位亲戚却告了女儿一状——让爱人打电话质问女儿,为什么书不全?唉,为什么书要要全?你是借书啊!借书也谓“借”,借用他人之物,总要有感恩之心的吧——无论是否别人达成你的心愿!为什么要把目光放在没有的书上?如果把精力放在“借”到的书上面,不会更乐观吗?知足常乐一点不好吗?本来是借给别人东西,到头来因为没有达成他人目标,反而让出借者不安起来,与人交往,最怕摊上如此出力不落好的局面。
三、自主的选择
我今天一整天几乎都在和女儿整理她的高考志愿,结合历年位次,并请教了身边懂“行情”的好友,差不多已经确定。但是因为不是我要上大学,最后还要女儿拿主意。和她商量的时候,发现“代沟”的力量真的强大,我挑选的很多学校和专业都被她毙了。没办法只能让她自己来。其实仔细想一想,真的该有她来选,父母只能是建议,不能代替。她自己选择的路,一定会更有兴趣去走,或许会有曲折,却也是生命必然!
一日杂思,不该是问题的事情最好不是问题,该感恩的时候学会感恩,每个人都要为生命负责,该怎么走,还要靠自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