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坚持,无关功利 —百鸟朝凤

最近不能出去玩,在家刷老电影,刷到这部百鸟朝凤。

剧照

唢呐是没落的民族文化的缩影,这个浮躁的社会,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利益的东西终将消失。每个专业都那么急功近利。

80年代之前的黄土高原,唢呐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道德标准和盖棺定论,所以唢呐的班主不仅要天资高,而且要德行好,能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评论逝者,决定吹奏四台,八台,还是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不见得多好听,就像奖杯不见得有多漂亮,但那是一种荣耀,西洋乐时尚,新奇,但却少了那么一点庄重和仪式感,而这一点正是唢呐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焦师傅和游天鸣近乎执拗的固守,值得尊重,但是我们也没法苛责那些不能一起坚守的人,古人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人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无疑在焦师傅的年代,唢呐匠是个收入优厚受人尊重的职业,而在游天鸣的年代,唢呐匠的光彩已经一去不复返,甚至连维持生存都做不到了,可能焦师傅预感到了这一点,他深知有德有才才是大师,才高德浅不过是匠才,所以他选择了重情重义脚踏实地心思纯良的游天鸣作为接班人,他说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

文化局局长上门找游天鸣录制唢呐曲给这项走投无路的技艺带来一线生机,电影的最后焦师傅的灵魂看到游天鸣在他的坟前吹唢呐,眼里带着欣慰和希望一步步离去。

剧照


他们的执着让人钦佩,但是就像镰刀虽然永远印在鲜红的党旗上但它最终还是被收割机代替一样,唢呐的实用价值也许最终也会消失。如果唢呐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只靠个别人的坚守,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只能进博物馆,作为旁观者,我们为唢呐的没落而叹息,但我们没有资格要求谁不求回报的去坚守。

怎么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呢?除了不断的发展创新形式只在,也许也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学会欣赏自己的文化。

静下心来,才能听到百鸟吟唱。

剧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