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少阳司天十年的五运以及疾病特点
解读:
①阳明司天之年的后一年就是少阳司天。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少阳司天的年份是值年的地支逢寅或申,即壬寅、壬申、戊寅、戊申、甲寅、甲申、庚寅、庚申、丙寅、丙申,共计十年。
寅年和申年的年运之气都是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也就是第三步气乃至上半年的气候都是少阳相火为主,第六步气乃至下半年的气候都是厥阴风木为主。
根据岁运特点的差异,可以划分成五组,分别是:
木运太过(丁壬化木,壬为阳干,故为木运太过)
火运太过(戊癸化火,戊为阳干,故为火运太过)
土运太过(甲己化土,甲为阳干,故为土运太过)
金运太过(乙庚化金,庚为阳干,故为金运太过)
水运太过(丙辛化水,丙为阳干,故为水运太过)。
下面分析各组的运气差异及其疾病特点:
②“懊,懊恼,通俗地讲,就是心烦。
“附”,(1)古同“肤”,皮肤;(2)同“跗”,足。这两个意思都能解释“胕肿”,皮肤肿或者足部肿。
壬寅、壬申二年是木运太过,五音为太角。它们的主客运运转同步,皆始于太角终于太羽。此二年岁运的五行属性与此二年的在泉之气相同,故称为“同天符”之年。
此二年的运气特点是风气鼓动,其化、其变、其病皆与前文木运太过之年相似,可参之。补充一点,壬寅、壬申二年导致的疾病除了眩晕,抽搐、振栗外,还可能有胸胁满闷、惊吓。
③戊寅、戊申二年是火运太过,五音为太徵。此二年的主客运运转不同,客运始于太徵,主运起于少角。戊寅、戊申这两年的岁运为火运太过,与司天之气少阳相火的五行属性相同,故称为“天符”年。
这两年的运气特点是暑热,其化、其变、其病皆与前文火运太过之年十分相似,可参之。补充一点,戊寅、戊申容易出现热盛于上的状况,导致内部郁血(郁热致血结)、外部溢血(咳血、吐血、鼻衄、皮下出血等)、下部出血(便血、尿血、血热崩漏)心痛。
④甲寅、甲申二年的岁运皆为土运太过,五音为太宫。此二年的主客运运转不同,客运始于太宫,主运始于太角。
这两年的运气、作用、异变、所致疾病皆与前文甲辰、甲戌土运太过之年相似,可参之。
需要补充的是,此二年湿气偏胜,容易导致身体沉重、足部发肿、痞满、水饮内停等疾病。
⑤庚寅、庚申二年的岁运是金运太过,五音为太商。这两年的主客运运转不一致,客运始于太商,主运始于少角。
这两年的岁运虽为金运太过,但受少阳司天之热气和厥阴风木之温气调和,其运气特点与金运平年相似。
此二年的运气、正常变化、异变、所致疾病与庚辰、庚戌两年基本一致,可参之。
⑥丙寅、丙申二年的岁运是水运太过,五音为太羽。此二年的主客运运转不一致,客运始于太羽,主运始于太角。
这两年的运气、正常变化、异变与丙辰、丙戌二年基本一样。不同的是,这两年所致疾病为寒胜、浮肿,而丙辰、丙戌二年的情况解释了寒导致的病机,即“大寒留于谿谷”。它们的实质都是说寒邪侵体,导致关节腔隙、皮肤受到损害。
[爱心]少阳司天六气相加的影响
1. 壬寅、壬申、戊寅、戊申、甲寅、甲申、庚寅、庚申、丙寅、丙申,这些年份都是少阳相火司天,皆为岁运太过之年。
前面已经提到,如果当年的岁运是太过,那么此年的气化会早于天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候到了而时令未到。司天之气主要反映上半年的气候。上半年,也就是春夏之季,是阳气不断增加的过程,也就是十二消息卦的复卦变至乾卦。上半年是阳气所主,如果司天之气为寒,就会影响万物的正常生长,故上半年的司天之气为温、为热才容易促进万物生长。
“天气正”,意指少阳、相火司天之年,主客气的第三气都是少阳相火值令。
“地气扰”,意指少阳、相火司天之年的在泉之气是厥阴风木,风木之气主动。风气大行,则可能出现大风,导致树木倒地,黄沙凌空。火热之气主令,则炎热流行。
2. 上半年的太阴湿土之气和少阳相火之火气布化,湿热交织,雨水应时降下。火气与风气值令布政,在天上对应五行属火的荧惑星和五行属木的岁星。
少阳司天之年适合颜色为红(丹)和青(苍)的岁谷生长。丹谷,五行属火,得司天之少阳火气,故生长良好;苍谷,五行属木,得在泉之厥阴风木之气,故生长良好。
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相火主热,布炎火之政;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风气主动,行扰动之令。火气与风气布化,如逢湿气、水气来复火主令之时,则阴雨漫天,寒气就会应时到来,清凉的雨水就会降下。
火热之气耗伤人体之气,加之寒湿复气或主令,则人体容易出现内寒而外热的情况。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容易里寒而出现泄泻、腹部胀满,外热而发生疮疡。
“圣人”,或指懂得养生之人,或是医者,他们遇到这种寒热交杂的气候就会选择使用和法,调和寒热、虚实、表里。寒与热的盛衰变化是少阳司天的主旋律。人们如果不词和寒热,则容易出现发热、怕冷、疟疾、泄泻、耳聋、眼花、呕吐等病症。寒与热交织在人休上部,则易有颜面肿色泽变化不定的现象。
3. “怫”,郁,即愤懑;心情不舒畅。《说文解字》说:“怫,郁也。”“愦”,昏愦,昏乱,糊涂。
4.初之气
少阳司天之年的客气第一气少阴君火是从上一年阳明司天之年的在泉之气迁转而来的,也就是说,火气从去年的年末持续到今年的第一气。
少阳司天之年的初之气的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少阴君火,木火二气相求,加之少阳司天之年的岁运皆为太过(岁运太过则气化早于天时而至),故气候十分温暖。风气偏胜,火气值令,初之气的温热之气祛除了寒冬之气,使草木提早生长,即使出现制约偏胜之气的复气,寒气也不会对草木生长有很大的影响。风气为温,君火之气属火,火热相加,温热病就容易发生,导致气郁于上,血液外溢,口鼻出血、目赤、咳嗽、气逆、头痛、血崩、胁部胀满、皮肤生疮等。
5.二之气
少阳司天之年的二之气的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太阴湿土,客气胜主气,雨湿之气可制约火气。
雨湿之气带来白云四起,阴雨聚起,风气不能胜湿气,故雨霖霖。因雨湿之气制约了火气,不像初之气主令之时那样火热,故人们感觉会相对舒服。
二之气的客气虽可以制约主气,但是,由于火性炎上,火气被抑,一旦爆发,则人们容易热郁于上部,导致咳嗽、气逆、呕吐、疮疡生于体内、胸中与咽喉不爽、头痛身热,甚至头昏不清、脓疮等。
6. 三之气
少阳司天之气的三之气((司天之气当令)的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亦是少阳相火,二气同性,皆为热气,则此段时间的气候比平常炎热。
炎暑之气占有绝对优势,雨水就不会像二之气主令之时那样多了。火热之气易往外、往上运动。身体的孔窍是火热之气的出口,如果不能及时排除身体的火热之邪,则人体气血被扰动,身体出现不适,严重的甚至死亡。在主客气皆为少阳相火值令的时间段内,人们容易患内热,出现耳聋、眼花、脓肿、疮疡、咳嗽、呕吐、鼻衄、口渴、目赤等疾病,容易突然死亡。
■三之气的热气强势在四之气主令的时候将会得到很大改善。
7. 四之气
少阳司天的四之气的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阳明燥金,湿气与凉气皆为阴,故此段时间的气候比较清凉。
三之气少阳相火所余的炎暑之气在四之气的凉湿之气的攻伐下会不断减少,但仍可能出现炎暑之气的突袭。因寒胜热,热气散去,寒气增加,故有白露出现。
相对于三之气主令时的酷热难耐,人们在四之气主令的时间段内会感觉相对舒适平静。因这段时间内为凉湿之气偏胜,故人们容易患腹胀、腹满、身体沉重等疾病。
8. 五之气
少阳司天的五之气的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太阴湿土,二者同为阴,寒湿之气偏胜。
■五之气的主客气和四之气的主客气相同,只是主客位置不同,但主客气的属性皆为阴。五之气本就是阴气不断增加的时间段,加上有四之气的凉湿之气扫荡,故此段时间内火热之气已是日落西山了,到了寒气布政施令的时候了。寒湿之气到来,雨水就会应时降下。天地间阳气已虚,故草木比平常早一些凋亡,人们需要注意回避寒邪,懂得养生的人会注意防寒保暖。
9. 终之气
少阳司天的终之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为阴、为寒,客气是厥阴风木,为阳、为暖。
风木的煊和之气流行于寒冬时节,故气候不会那么寒冷,反而比较温暖。草木在此期间本应调亡反而又萌芽生长了。因风气主动,故此段时间可能有烟雾。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容易出现阳气不能正常入藏的情况,容易导致皮肤疏松,出现心痛、咳嗽等疾病。
10. 总结
■无论值年运气导致的疾病是多么的五花八门,其治疗原理如一,即“抑其运气,赞所不胜,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应当抑制太过的运气,扶助被制约的气;减少导致郁气的胜气,资助生化的源头,使得猝暴太过之气不能产生,重病不会发生。
只要根据运气的特点提早预防,就不容易受运气极端变化的影响。所以,逢寅、申之年应当使用咸味、辛味、酸味药物,以渗、泄、浸泡、发汗等方法进行治疗。要根据气候的寒热变化来调治药量,避免太过。
■如果年运之气与司天、在泉之气相同,都是风热,就应当用寒凉的药物:如果年运之气与司天、在泉之气不相同,那就应当少用寒凉的药物。要根据不同人的实际寒热情况进行特殊化治疗,如果病人感受了风热之邪,则多使用得寒凉之气的药物;如果不是感受了风热之邪而是其他六淫,则不可滥用寒凉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