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上海之后,生活仍然奔跑着向前,没有一丝停留的意思。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日月仍然每天准时交替着,没有喘息。时间也像是上帝编好的代码,没有bug,不用debug,没人知道下一串字符代表着什么,没人知道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对是错。
高考之后,再没人告诉你生活中选择题的答案是很什么,因为没人知道。正如大家纠结的,要不要留在一线城市发展,要不要回到我的那个小城市。其实观察大家的选择之后,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切身情况做出最合适的选择。有些选择看似简单,其实那个决定很难;有些选择看似艰难,其实根本没得选。
首先,要知道选择的原因,就要看选择的目的。虽然我们说无论怎么选都会后悔,但是起初大家选择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人在这个时候,都是理性的,不会给你演戏。
“逃离北上广”也好,“逃回北上广”也罢,其实有些人从来不纠结。这些人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上海的房价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中国的房产对于一个城市生活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那么生活上谁不关心上海的房价?
一、反正我有房,无所谓;二、反正我有钱,无所谓;三、反正我不买,无所谓。
在早年间祖辈已经购置了上海的房产。在上海就算月薪几千块钱也会活得很开心,不努力也没问题。早年的房价收入比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家庭财产雄厚,思想观念开放,一线城市有最适合他们的土壤,生产和消费样样都有。是否需要努力不在他们的思考范围内。思聪哥不需要考虑我在上海有没有房,奶茶妹不需要想我户口还在南京。
还有就是一些从来没有想过在上海买房的一些劳动者了,我不喜欢用低端或者高端来形容某个群体,我们暂且称之为低技能劳动者吧。他们为一线贡献了非常充足而廉价的服务业劳力,而他们的收入天花板也很明显,无力支撑上海的房价。他们只要自己够花,每月还能寄回家就足够了。
而剩下的一批人,就是那些有可能在上海买房的人,他们才是最纠结的。他们在逃离和逃回之间,反反复复,难以选择。他们就是那些回去之后,仍然会有较为舒适的生活的人。
这些人,多是一些外地省会城市或者经济强市的小中产家庭。回家之后不需要负担巨额的房贷、车贷,基本都是现成的。若在一线城市,免不了几年的群租和掏空家产的房贷,好些的情况也是找一位相同条件的另一半一起负担,艰苦奋斗。
生活上,在一线,为了房贷那也不得不节衣缩食了,要忍耐降低生活质量。在家的话,若家庭可以在工作道路上助一臂之力,再加上亲戚朋友在生活上的相互帮助,生活反而会容易得多。
婚姻上,这些人在大城市,女孩上迁,男孩也对另一半的事业有要求。在家的话,其实这些要求都可以淡化许多,毕竟生活不是电视剧。
事业上,在大城市,一定要持续不断的补给和输出,丝毫不能懈怠,必须努力。在家的话,主动努力,不需要压迫了。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一线最热的金融和互联网也没当年那么突飞猛进了。
当然了,上述的前提是强市小中产。试想如果非强市,非小中产,回去之后依然需要从头打拼,自己攒钱买房,家庭无法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城市本身工作机会又少得可怜,生活水平有限。那我想,这个选择应该就没这么纠结了,反正都是空手套白狼,还不如就待在机会更多的一线城市,还能搏一搏,说不定单车变摩托,吉普变马丁呢。
对一线城市而言,金字塔上部的会越来越稳固,下层的当然也不会少,而中部的那些,人才招聘难度可能就会越来越高了。上海的产业结构还好,有相对充足的第二产业托着,但是在北京这种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0%的城市,恐怕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了,某些矛盾也会越来越突出了。
到底选哪个才是对的,就交给时间来评判吧。
同时,很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选择的机会。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我们是否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力创造其他城市的发展条件,增加人口流动性?那些生在一线城市的群体是否要“被动”努力,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是否应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