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父母是如何养成的
大家好!
心理畅销书作家武志红说:“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根源都在于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毒的爱,就是在讲父母对子女的爱出现了问题,并给子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和后遗症。
这是我们不得不认清的一个情感真相:爱太重要了,它给了每一个人都渴望的归属感和被在乎的感觉,但爱最初的来源——父母对子女的爱,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
一、神化父母
在亲子关系中,最大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过去几千年的人类文化中,父母被神化了。就像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说的那样,“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也就是说,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怎么样都是对的,都是可以被容许的,即便父母犯了错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父母被神化后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形成了一种“只要有了孩子,就能成为父母,当父母是不需要学习的”错误意识。如果我们去采访一对准父母,有没有学习过怎么当好父母。估计,对方都会诧异,这个还用学吗?当然,随着育儿这个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大家也开始对怎么当好父母有了一些思考。
分享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帮助各位父母和准父母以及未来的父母,学会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
在我们的思维意识中,是如何神化父母的呢?
第一种思维意识是“父母和子女的双重否认”。子女会否认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问题的。父母也会否定自己对子女的爱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子女和父母都会否定,父母对子女是有问题的呢?这就要说到第二种思维意识——“合理化”了。合理化是指子女和父母都会为有问题的爱做出合理的解释。
比如,父母强迫你在老家工作,还给出一系列的合理解释。你在内心拗不过父母,也就开始用这些所谓的合理解释来安慰自己。而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子女很难承认父母的爱是有问题的。在子女的心里,父母是最爱自己的,怎么会出问题呢。
在“双重否认”和“合理化”的思维意识下,父母就变成了“怎么做都对“的神明。这就会造成一个很可怕的后果,父母的爱出了问题,但得不到改正,这就相当于一个人生病了,却不知道自己得病了,而且这种病是可以传染和遗传的。比如,父母如果对子女漠不关心,子女就很难学会如何去爱,以后,子女对婚姻伴侣和后代也往往是漠不关心的。这种情况,就像整个家族都”中毒“了一样。
二、中毒的父母
什么样的父母才算是中毒的父母呢?接下来,一个小例子,大家看完就明白了。
比如说,打孩子这个问题。有的父母只是几个月打一次孩子,而且极有分寸,只是打屁股。但有的父母是经常性地打孩子,而且打得特别狠,甚至用皮带、木棒去殴打。那么,这种父母肯定是中毒的父母了。
中毒的父母,他们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往往是持续的。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持续,父母偶然地伤害一次孩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父母也是人,也会犯错。但如果父母经常地伤害孩子,那就是中毒的父母了。
中毒的父母会对孩子有什么伤害呢?
这种伤害是综合性的:首先,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会导致孩子做一些自我毁灭的事情。在青春期,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需要父母更多的心理指导,但中毒的父母不仅不会心理指导,还只会给孩子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这就会严重妨碍孩子在心智上变得成熟。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说:心智成熟的第一步,就是自己认为自己有价值,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其次,会让孩子丧失安全感。一旦没有了安全感,孩子就会变得特别敏感、惊恐,就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大家不妨看看自己身边的人,那些社交能力不强的人,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敢主动去追求。
中毒的父母对子女造成的伤害,往往是长期性的。《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是在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三、不称职的父母
中毒的父母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称职。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想要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而不称职的父母会认为,我不用学习,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作家刘慈欣说:“毁掉人类的不是弱小,而是傲慢和自大。”在育儿这件事情上,也是这样。能反思自己做错了的父母,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好父母,连反思能力都没有的父母,往往伤害孩子越深。
有些不称职的父母,不仅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反而指望和要求孩子来满足父母的需求。
苏珊在书中讲了一个很令人深思的故事。
莱斯从小就是别人家口中的乖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莱斯就不得不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弟弟。莱斯的母亲倒没有病得很严重,只是精神萎靡,不想做事情,说得更加直白一些,就是懒。
莱斯在照顾母亲和弟弟的过程中,获得了来自父母的爱。这种交换来的爱是特别有危害的。当莱斯不想照顾母亲和弟弟,想和同龄的孩子去玩一玩的时候,父母就是开始指责莱斯了。于是,在年纪很小的时候,莱斯就变成了一个只会干家务活的小孩子。
莱斯长大之后,就变成了一个不会恋爱、只会工作的成年人。他说,从小他就否认了自己的各种需求,学会了自己应付孤独感和其他情感需求。他活着就是为了照料别人,而他自己的需求就无所谓了。
这些中毒的父母,本应该通过积极承担责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去爱自己和他人。但父母的不作为,导致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了可以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情感健康发展就变得极为困难。大家可以看刚才莱斯那个例子,他是用父母的情感来“界定”自己当下的感受,而不是用自己的情感来界定。只要父母高兴,他就会感到高兴。
这就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可供学习的“榜样”,没有学会“自我界定”。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么他很有可能在恋爱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障碍。比如,只要对方表现出爱意,他就觉得这段感情很美好,一旦对方没有了爱意,他就会以为这段感情要完蛋了。从始至终,他对这段感情没有控制权。
所以,不称职的父母给孩子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模仿榜样。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拜~
摘录《中毒的爱》于书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