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昨天,还是《女心理师》的读后感。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三天把它看完了觉得很过瘾,但同时好像也挺辛苦的,就像同时经历了好几个人的人生。
坚强只能来自真实,虚幻让我们无力
真实与虚幻,我想起了武志红老师讲的真自我与假自我,有的人,他的生命人生,不是自己的主人,需要服从别人的意志。
在他的生命里,比自己更重要的是别人的评价,父母的观点,而不是自己想去的方向,这种类型的人他会迷茫,他会无力。
真实会让人强大。看那些厉害的人,会发现他们无比真实的活着,与现实接触,所以会增强他们自身的能量。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如果你觉得愤怒,那就愤怒,可以用力怒斥光明的消逝。不需要假装温和。
做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是需要勇气的
在最初的潜意识中默认自己是全能完美的,于是我经常受到挫败和打击。比如在小学,我觉得自己成绩挺不错,等到上了初中,我发现我一般,我是学渣的本质。
我以为中国是强大是第一,长大以后,我发现相比东方,西方发展出了完整的哲学,政治,数学,社会学,经济学体系。
认知行为疗法之后,我发现相比于完美,这个世界和人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世界是有敌意的,生活中就是有些人不喜欢我的。
而本质上,我不依靠这些敌意,这些不喜欢我的人活着,是依靠那些喜欢我,爱我的人,所以才存在。
你要比你的来访者更胜一筹,更聪明,更稳定,更深刻,更诚实,也更有耐心
来见心理咨询师的是哪些人呢?首先是遇到困境的人,自己解决不了,所以才来见咨询师,其次是有钱的人,因为见咨询师很贵。
钱是什么?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权。它是我目前见过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东西。它会自动筛选在一批人的手里。
比来访者更胜一筹,这真是一个有些困难的人物。心理师的正宗传承,就是执著地修炼,在自己痛苦时,还要思谋他人。
学了心理咨询基本功后,我发现其实心理咨询是很基础的东西。比如怎么倾听,如何提问,怎样回应,怎样同感共情,怎样洞察理解这些基本的技巧。
各个技能的提升,量变引发质变,也就是不断的对自己约束,要求自己更好地理解,更好地倾听,更好地回应他人。
更好的善解人意,更好的接话岔,更好的看到对方心中所想。感觉每个人做心理咨询师的潜质。
世上每一颗受伤的心,或许都潜藏高贵。每一具铭刻鞭痕的躯体内,都包裹着改变的决定和铁骨
在看到这句话时,我产生了共鸣和共情。好像每个人都有受害者倾向,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感觉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很多,虽然身体还年轻,但心里已经成了沧桑的老人。
比如发生一件事情,会更多的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利用,控制,剥削,强迫,威胁,很容易进入一种受害者误区,好像世界之大,就只有自己一个伤心人。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而作为咨询师就需要跳出自己的视角,看自己,看关系。不能太多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注意力分配,按比例的话,80%的注意力放在来访者身上,10%放在自己身上,10%悬浮在空中,是观察咨询的第三只眼。
什么心理流派的训练,都比不上这种百炼成钢,世事洞穿的狡猾
这是主角在跟一个老人家谈判时,一个发自内心的念头。生活中总有些人,事事洞明,百炼成钢,拥有足够的智慧,处理一切发生的事情。
心理师也是人,人有的一切弱点,都具备。在生活中,真的和一些人对线,不一定会占便宜。可能是因为太嫩了,阅历不够。
魅力是时间老酒浸泡出来的人参,时辰未到,模仿不来。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老成精,一个人老了,他见到的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前两年有一个特别火的人叫姜淑梅,她有几部特别火的书,是听老奶奶讲故事,讲那些年过去的故事,那些年的血与火,那些年的生与死。
这种魅力,真的一般人模仿不来,之前有句话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有些人有些事就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记忆是灵魂的奴仆,不是真实的书记官
开始接触咨询的时候,会惊讶为什么在我记忆里觉得无比真实的事情,跟现实对不上号,为什么我的记忆明明那么诚实,却会骗我?
慢慢的,才知道我的记忆里真实的是感受,而不是事实。在那一刻我确实感觉到了那些,但那些并不是真实的,并不是事实发生的。
尤其是在童年期,因为感受而篡改记忆的事情,是特别正常的。最初我觉得这一点很惊讶,但身处惊讶中,越来越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好像那些扭曲的,不正常的就是现实,就是正常的,这个现实就是魔幻的。
案例在指引着咨询师,能做的只有跟随
前几天,我在纠结于,一直在跟随来访者,而不能很好的做到引导。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失控,好像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有个魔鬼正在诞生。
这种感觉让人挺不爽的,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发现作者和我的观点一样,在咨询中更多要做的是跟随而不是引导。她也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技能和智慧,来应对他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挑战。
作为咨询师,要做的是跟随,是陪伴,是梳理目前现状,至于如何选择,这是他只为他的人生根本。选择决定命运。
所有的今天都是昨天的延续
你的伤口还在痛,当你现在依然为那件事情伤心,想起来依然会觉得血淋淋的,那就证明这个昨天,这个应该过去的,根本没有过去。
所有的今天都是昨天的延续,那些应该过去的,根本就没有过去。罗杰斯说:我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我之所以称为我,是因为那些过去的重要的人生体验,重要的现象场,然后不断塑造了现在的我。
电视剧里总会出现经典的场景,就是男女主角出现了吵架争执,结果其中一方回到对方,曾经经历过的一个重要体验的场,当时的感受,两个人就神奇地和好了。
在心理学上这是有依据的,就是回到了过去,感受到了那一刻的存在的他,所以有了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这就是最深沉的爱。
谢谢你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