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取自南怀瑾~《孟子旁通》
1ˇ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诸侯并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一刻不能消停。董仲舒用这样一段话来描写春秋时期:夫德不足以亲近,夫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故春秋之所以甚疾也,皆非义也。
董仲舒认为,那个时代无德无文,谁也不相信谁,国家之间没有道德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战争,而每次战争都会加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继春秋时代后两三百年,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战国时期,紊乱的情形,比春秋时期有过之而不及。
各个强国的诸侯重现实,社会更重现实,常年战争不断,苦,只苦了老百姓,狗彘食人食,途有饿殍。各路诸侯只去管如何打仗,纵横家苏秦,张仪,邹衍之流更受诸侯们爱戴,而孟子这样,实行仁义之道,完全从救世救人的宗旨出发的圣人,却难以立足。
原文如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 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 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 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ˇ
梁惠王原本叫魏惠王,因为当时迁都到大梁,所以习惯称之为梁惠王。他的祖父魏文候,父亲魏武候都曾创下很大的伟业。而到了他处的时代环境,比起祖辈的时代,更加复杂困难。
孟子见梁惠王,也是梁惠王最悲愤难受的阶段。他与齐国一战,损失大将庞涓,同时太子申被褥,又与秦国一站,割让河西,往东退却三百余里,迁都大梁。所以他想网罗外国的人才,来恢复父祖的光荣局面,这才有孟子见梁惠王。
这也就能解释梁惠王的第一句话: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在战火不断的年代,魏国四面受敌,国家岌岌可危,况且近年损兵折将,连太子都被掳走,梁惠王想改变局势的心情可谓迫切。
而孟子却没有给出具体利其国的实施方案。而是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道理梁惠王可能都懂,可是现在火烧眉毛,情况紧急,你给我讲这些大道理有什么用。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记录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
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可爱可敬的孟夫子,讲的道理都对,可梁惠王这个时候百病丛生,你这包颠婆不破,千古真理的仁义药剂,他实在无法吃下去。
司马迁在《孟子列传》中又说: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而阔于事情。
3ˇ
孟子是真的像梁惠王那样迂远而阔于事情吗?难道他对不会风尚游说之士的众横之术,一点也不懂吗?
答案可以肯定的说:不是的。
孟子是抱着古圣先贤的救世之道出发的,他完全懂得个人博取公明富贵的办法,只是不肯为之罢了。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是有道理的。他明知道自己提出来的仁义治国对于梁惠王来说,不会接受,但是还是这样说了。是出于百姓的角度考虑,与纵游说家不同的是,他的仁义之道是长远的谋国谋身的利,而非眼前的小利。
梁惠王和孟子其实是各言其利,梁惠王的利是眼前国家的客观形势,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而孟子提出的仁义,并不和利冲突。
4ˇ
人类文化思想没有一样不谈利的,孟子提出的仁义是长远的利,是大吉大利。
南怀瑾先生举例子: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些钱这是利,要不要把钱捡起来呢?这就发生了利与义之辨的问题。以传统文化来说,这些钱原非我之所有,如果拾起来据为己有,就是不义之财,是违背了义的道德,是不应该的。
在利的一方面,自己的私心里认为,路上的这些钱乃是无主之财,我拾不起来,他人也会去拾,据为己有,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到底该不该拾,儒家对这种问题非常重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个人的道德观念。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也是熟读四书五经出来的,对仁义和利的理解自当非常清晰。如果我们狭义的理解,会把仁义当成一种观念,一种不包含利益的胸襟;把利当做一种经济上的收益。
其实不然,仁义和利并不是相互对立。孟子谈的仁义是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的,是扩大后的利。
南怀瑾先生讲到,人类文化思想包涵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以及人生的艺术,生活,没有一样不谈利的。
人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读书认字,不也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小孩子学讲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就连修道成仙的道人也是为了自己能升天,也是一种利。
《易经》是五经之首,里面八八六十四卦中的卦爻词,谈利的地方就有一百八十四处,《易经》的中心思想,便是"利用安身"。
如果说孟子完全否定了"利"的价值,那么易经等所有的传统文化,也被孟子否定了。
韩非子说:舆人欲人富贵,馆人欲人死丧。人不贵则舆不用,人不死则棺不买。非有仁賊,利在其中。
卖汽车的的和卖棺材的分别希望别人发财和死亡,并不是卖汽车的人好,卖棺材的不好。这两种想法都是出于生意人想赚钱的想法。
5ˇ
孟子是真正的大师,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相比驺衍,苏秦这般纵横家,不受诸侯喜欢。不是孟子才学不精,只是他不愿意向这个时代妥协。宁愿为真理正义穷困受苦,也不苟且现实。
孟子守住了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却没能为自己谋一个安身立命的差事。仁义治国是对的,只可惜战国那个时代背景,诸侯都急于求一时之利,哪里会想国家的长治久安。
仁义乃大利,从长远考虑,不拘泥于眼前利益,体现孟子的大胸襟,大格局。不愧为一代圣人,值得后人深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