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页看到有评论韩寒的文章,我想起我也曾算他粉丝的一名。虽然现在算是路人不粉不黑了,我也没法否认他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
先摆出结论——我很感谢韩寒和他的文字。我从小就爱看书,高中时我的阅读履历是这样一种状态:“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只读过2遍,其余3本都读过10遍以上。国外的主流名著读过50本左右,而流行小说方面,我在中学时期读了郭敬明的所有小说和文集。
其实现在想起那时的经历,还是觉得颇为后悔。郭先生的书给我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从各个方面让那个年纪的我变得很惹人生厌。我现在已经不能知道那时别人是否也这么看我,只是如今回想起来,自己也会讨厌那个读了郭小四之后没事就装模作样装忧郁的十几岁少年。
读《三重门》时我读大一。之前我当然也听过韩寒的名字,但却一直没有好好的读他的小说。《三重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也让我重新审视之前喜爱的郭敬明,郭的浮华文字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和韩寒比谁更接近现实,谁更适合一个刚成年的青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立刻就发现了郭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发现自己写过的QQ说说都那么矫情,我本不是喜欢抱怨的人,可是在看郭敬明的那几年,我发觉我总是在伤春悲秋,仿佛整个世界都和我做对。而韩寒和他的文字把我带出了那个境界。
在大学里,我早已不读郭敬明,我读的最多的也不再是中外名著,而是金庸和韩寒。那时我也开始在微博上四处发表事实意见,觉得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的不行。大三时妈妈想找关系安排我在家乡工作,我却一定要自己找自己的工作,还说:“社会之所以黑暗,是因为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和每一个像走后门的我们都脱不了干系。”洁身自好,那是我彼时的自我要求。
现在看来,虽然思想简单,虽然不自量力,但我还是觉得很值得。而这些其实都是韩寒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的人从文字里能得到不同的东西,很幸运,我觉得从韩寒的文章里我得到的都是好的。
而现在我慢慢不太了解韩寒了。一来是《1988》之后他没有再写新小说,二来是我也继续在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而韩寒的作品则慢慢的显得不那么精致了。我读过韩寒所有的小说和杂文,如今他可能再也不会写小说了吧,我觉得也能客观评价一下他的小说了。
《三重门》,惊艳的开始,模仿钱钟书的痕迹很重,但以韩寒那个年纪写来,已经是足够优秀了。
《像少年啦飞驰》,还是戏谑的文笔,夸张搞笑的故事开始和发展,悲伤无奈的结局,文章结构太随意,这一点韩寒自己在序言里也说了。他觉得这是独立特行的文风。
这一段有时候很感同身受——
或者说当遭受种种暗算,我始终不曾想过要靠在老师或者上司的大腿上寻求温暖,只是需要一个漂亮如我想象的姑娘,一部车子的后座。这样的想法十分消极,因为据说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奋勇前进,然而问题关键是当此人不想前进的时候,是否可以让他安静。
《长安乱》,韩寒唯一一部非现代背景的小说,我反而很不感冒,只看了一遍。
《一座城池》,前半段还是《像少年啦飞驰 》的路子,后半段加入了政治隐喻和一个荒诞式的结局,整体算是进步了。
《光荣日》。原谅我已经忘了这本小说的情节了。因为这是韩寒写到一半放弃的小说,故事居然没写完,内容也没发现有任何进步。
《他的国》。整体上进步很大的一本。有了完整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不再只是韩寒的个人投射。败笔是对郭敬明的调侃,说实话,我觉得很没风度很恶俗。我很喜欢这本小说的结尾:
萤火虫的光芒熄灭又亮起。左小龙附在它的光芒边上,轻轻说:你能发光。你应该飞在我的前面。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这应该是韩寒写得最认真的一本小说了。结构框架不再那么松散,人物性格也不再是用段子集合凑出来,文字依旧是韩寒的风格,这本小说和他其他小说不一样的是有一种哀伤的气质。《后会无期》里韩寒也用了许多《1988》的桥段。
我喜欢这本小说里韩寒说话的方式:
我当时很自豪,因为我自己都没懂我在说什么。回头想来,只是我们都不知道周遭的艰辛,才会文艺地感叹。生活它就是深渊。我回忆过去,不代表我对过去迷恋,也不代表我对现在失望,它是代表我越来越自闭,天哪,那天躺在床上,其实应该是那个要自杀的女孩开导我才对,我们总是被那些表面的抑郁所蒙骗,就像我看见的一些人,开导的都是别人,自杀的都是自己。好好在我不会自杀,因为我坚信,世界就像一堵墙,我们就像一只猫,我必须要在这个墙上留下我的抓痕,在此之前,我才不会把爪子对向自己。
说到底,过去的时光可以拿来纪念,做评判则难得多。我不能去怪罪那个读郭小四的自己,因为他确实给了那时的我没感受过的新鲜感。韩寒也是,虽然如今他慢慢淡出文坛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娱乐明星,我也不能忘记他的小说给我带来的那些快乐和积极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总会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韩寒也好,别的偶像也好,总归是要回归平凡的。他们只是特定的时间出现在了特定的你面前,而翻过这页,再看到他们想起曾经的自己,我想最好的结果就是自己会心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