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段关系里,批评者的状态和态度,决定了他的语言是否有效。只有足够冷静,才能在批评时保证客观公正,就事论事。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表达,少一些谴责,多一些温度,效果是出人意料的。
在实践中,最简单的就是保持冷静,具体地指出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并将重点放在改正错误上。它告诉孩子,错误并不可怕,批评也只是帮助你认识错误而已。
比如孩子打碎了邻居家电瓶车上后视镜,可以和孩子这样沟通:“我刚听说你把阿姨车子的后视镜打碎了,发生了什么?”
——“我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没注意到那里有电瓶车。”
“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嗯......我想我应该去和阿姨道个歉。”
“你说得很对,不过这可能还不够,是不是需要给阿姨买一个新的后视镜?弥补错误?”
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商量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为自己犯的错负责。只要大人批评时态度和语气诚恳,孩子也会与其合作,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