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和同学一起吃饭,谈到这本书。同学说七八年前她在借调去兰州油田实习时,油田上的同事交流起这本书,说边看边流泪。同学说,那时的她找来看看,觉得看不懂,也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同事会看到流泪。最近她说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一些能看懂了。然后推荐给了我。
我喜欢作者开篇时对西游记的一点点别样见解。作为经典电视剧的那版西游,曾陪伴我们渡过美好的青少年时代。但如果现在再回过来看,似乎将西游记原著解读成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水平多少有些浅显了。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会有人调侃西游四人的性格,调侃有靠山的妖怪都被救走。后来张纪中的那版西游更多从自己悟道和佛性来解读,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
《悟空传》无疑也是对普遍西游认知的颠覆。全书主要围绕一个问题,踏上西行路的行者还是那个五百年前的大圣么?
五百年前的大圣,自石头中蹦出就有了一颗不被束缚的自由心。不管你是龙王老爷还是阎王老爷。与天兵天将大战几百回合,书里写这一战是妖与仙的战争,那些人间的妖,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大圣而不再认为自己的命运由神仙即定。任他斩妖台上的雷劈刀砍,八卦炉三味真火中蹦出的依然是那个直捣灵霄的齐天大圣。
五百年后的行者,从石山下爬出,已经是要唯念菩萨的点化之情,听从在金箍下的求佛之人,也已忘记了曾经那振臂一挥就能冲上九天的自由之心。取经路上,按神仙们有意无意设计的路线打打小怪兽攒攒到西天兑换经书的积分,最后得了个斗战圣佛。佛已无欲无求,又有什么可战可斗,如五百年前玉帝封他的那个弼马温有什么分别,不过又是拿来哄骗这个妖猴的罢了。
读这本书会觉得痛苦,在于它会让人想到那个曾经的自己,想到自已也曾像那大圣一样认为可以自由随心,也是在与这个世界大战多少回合后,接受了这个被神仙已定的命运,就像那首歌里“不确定自己的形状,动不动就和世界碰撞”。多少有些能够理解了同学的那个同事为什么会边看边流泪。书中的行者便是你我,带着被现实上了的紧箍,朝着被划定为西天的方向奔走。
最近有一句话被很多人转发“愿你走出半世,归来仍是少年”。看了悟空传,连无人能敌的齐天大圣都没能逃过五百年的现实磨练变成一个行者,常人谁又可能历尽繁华仍是少年心。孙悟空没能;二郎神也没能,若能,他就不会把自己的妹妹压在华山之下,让陈香再经历自己的经历;抽龙筋的哪吒也没能,剔骨肉还父母之后,自己只是一具由莲藕拼组起来无灵魂的空架子。
看完书,和同学说,是本好书。同学还在纠结于之前未看懂,现在才慢慢看懂了一些。我说,看不懂是好事,看懂了,说明我们都经历了。两人相泪无话。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的桥段才会被那么多的人喜欢。希望已是行者的我,能常常记得曾经的大圣,记得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