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大多数产品经理做产品拆解和产品体验的时候,一上来就讲产品体验五要素,用五要素来拆分产品,是没错,但是总感觉没太讲到点上,商业为什么走得通,功能范围为什么要做这些功能,这些功能是怎么一步步添加的,它对KPI有什么提升?这些思考都比较少,只是表面描述了产品,要是这些产品经理来做他体验的产品的话,估计也是照抄个外形,根本没考虑到这款产品产生的背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说是软性条件优势:当时的市场需求、竞争程度、投资环境是否有利与发展。
简书在2013年开始做起来,当的写作平台有歌舞笙箫144字的微博、问答平台知乎、话题平台豆瓣、科普性平台果壳,以及落后仍有大量用户的QQ空间、博客。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微博和朋友圈都太浮躁,贴吧、QQ空间和博客都太low,现在偏互联网一点的年轻人都错过了那个年代了,豆瓣更偏于音影书等这些话题性讨论,各种圈子,很多时候都比较成熟了,新来的只能看看别人发过的文章了。
这时候简书提出的slogan:“找回文字的力量 – 在这里更好的写作和阅读”,确定打动了好久没动笔想好好沉下心来在网上写写长文的人,尤其是出生较晚的90后的大学生(高中生太忙),对于他们来说:果壳和知乎,写作门槛起点有点高了,又是问答类型的,不适合。QQ空间和博客,貌似不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东西,豆瓣也比较老了又是话题性。而简书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娱自乐写长文的地方。新一代当然喜欢新的东西,新的东西更容易获得关注与成就感。
地利:说的更多是硬性条件优势:同济电子科技毕业,在上海创业,也算互联网创业圈子比较浓厚的城市之一。互联网创业要不是在北上广深,没有合适的圈子,融到资那还真不容易。在内地城市,你说你搞一个项目,3年了还没赚到钱,还没找到靠谱的盈利模式的公司,谁投你谁是傻B。
人和:人与人之间的互补、协作。得益于简叔创业之前在日企做了三年企划(打杂),把宣传、策划、推广、运营玩了个遍(市场型PM),产品队长到位了,只差开发和美工、运营了,产品就能跑起来了,5个人的创业有3个是同济校友,也算观念合一,沟通顺畅,后来来的果壳市场同学,推广更靠谱了,产品-运营-推广跑得更6了。
啰嗦完了,进入主题:
简书这款产品从运营角度应该如何拆解?在这之前先弄清楚1、2问题,再看第3个问题。
一.运营的目的是什么?
二.运营的要素是什么?
三.如何从运营角度看产品(简书)?
一运营的目的
·验证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需求度:有效用户数与活跃率)
·完善产品(内容/功能)与团队磨合
·验证商业模式是否可行(用户付费意愿,或忍受广告的程度)
·为公司营利 ,做为2C互联网公司,基本的盈利模式的前提就是要有大量的用户,再是考虑流量变现。
二.运营的要素是什么?
如果你开一家商店来卖鞋,你当然喜欢有很多人来,来一次还不行要经常来,来多了产生信任觉得东西不错就买,买一次还不行要经常反复买,安利朋友来买。反正就是买买买!用专业名词来说就是:
有很多人来---获取用户
经常来-------激发活跃
喜欢就买-----增加收入
反复买-------提高留存
安利朋友买---增加病毒传播
三.那么简书这个产品在上面做了什么?
1.获取用户:
用户定位:先找到内容生产端的人先,像UBER一样,得先有司机才能说服乘客坐车。
简书如何快速找到天使用户?个人猜测最好的方法找渠道挖人,像知乎一样,去微博、博客、facebook、twitter等新兴渠道挖人,控制内容质量,维持好口碑,内测,验证核心的写作模块的功能完整性和稳定性,以及布局是否合理,基本阅读的查看,收藏功能。
产品定位:起初的定位是找回文字的力量。在只有几个员工情况下,要想做好一件事,那就好好只做一件事,先搞掂写作的人,不要搞先别的项目,三心两意,这个就简书最成功的地方,没死在左顾右盼,把写手搞掂了,做好了优质内容生产品,有好了草了,牛羊自然来。15年以后有了百万用户和30%以上的活跃后,改成现在的slogan:交流故事,沟通想法。牛和草一起生长交流,做个健康生态社区。有了流量,这时候从写作开始向阅读偏移,有了融资,有了钱做APP。
来到入门产品经理最爱谈的产品功能了,简书要获取用户:第一步优先做了写作功能:markdown、富文本,简洁专注的三栏布局写作界面,无广告,实时保存。这些都是这个产品的核心功能,是第一波用户的核心需求。同时界面简洁,也更让用户专注写作或阅读,形成清晰的脑海定位。特别地写作的三栏变一栏,沉浸式写作,真棒。对于中国第一个web markdown产品,不好意思,我之前没怎么用过,现在也用不上,这个定位对我这个非技术出身的人群不感冒。
第二步内容:要是你有产品思维,你也可以把内容当成产品来看,一个超市的东西越多,越得吸引客户来买,一站式购物那是最好不过,让客户买得更多,反复买!同样,一个平台的内容类型越多,越能吸引客户来买。但是开始资源有限,你要先做哪些内容呢?先做用户关注的,刚需的!当然是衣食住行、IT互联网。后来小说和诗竟然也那么多,果然适合新一代的文青。
2.激发活跃
活跃分为写作活跃和阅读活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简书产品有这些:
第一.写作活跃:
文章点赞、喜欢、收藏、留言、打赏功能
编辑收集、编辑推荐、邮件提醒
简友圈活跃度做起来
微信群鼓励师
去中心化,让人人参与,降低难度。年轻嘛,日常写作不成熟占大多。编辑控制一下质量就好。
第二.阅读活跃:
其实内容也是产品,编辑是内容的产品经理,开辟核心栏目,引导和挖掘优质内容,整理系统分类,让80%的流量关注20%的类目内容,把分类标签和关注动态做起来,让每个用户进来看到的都是自己所关注所喜欢的80%的定向推荐的内容,最好把文章@谁和邮件推送你喜欢的作者/内容更新了的功能也做了,提高活跃圈子里的活跃。
2015年,简书上线APP,提供了随时随地阅读,加深了阅读者的活跃。
3.提高留存率
留存率重在培养用户的习惯,特别是写作,再是阅读,先提高写作留存,阅读留存自然而高。
简书的写作培养、1000字、500字栏目等日常活动运营、写作马拉松、有奖活动都是为了激发活跃,提高留存用的。
写作的作者留存率,因为是自己的东西,肯定不想删,能留着就留着,所以阅读用户一旦转为写作用户后,留存率便会大幅度提高,这是一种,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话题圈功能,引导用户去写作,如引入地理坐标,用户更换坐标后提示用户来到新的地方写个文做纪念,过年了来个总结。涉及到的功能为收藏,以后出一个时间线就好了,平均一个月写多少篇,多少字,坚持了多久,打赏鼓励作者,简友圈绑定用户。等级系统跑分什么的就别弄了,太功利了。不要给太多奖励性性质的东西,有鼓励就好了。
另一方面是阅读者的留存率,主要得提高内容质量,阅读用户来主要是想找一些满足自己想法的文章,自己喜欢看的或者可以学习的文章,要是内容太肤浅,这里面的喜欢功能和赞赏功能比较不错,投稿、编辑推到首页,收集。搜索和顶部的专题标签推荐功能,能帮忙新手读者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这个方面运营要做的事多于产品,还要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来定制推荐内容,这些要算法工程师支持。
还有简书里面的连载小说、漫画、诗集、定期栏目,这些周期连续性的相当能提高活跃率和留存率,谁都不想断更嘛。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知乎日报,周刊这类培养用户习惯。
每个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用户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走的,时代在变,环境在变,这个阶段,产品经理要思考它的出路和未来的走向。企业不是变小变没就是变大变强,也许有一天简书做成了像亚马逊、网易腾讯门户,连游戏、电商都做了也不一定。当然也有更多另外的可能。
4.增加收入
简书,互联网第一个KPI,积累百万级用户做到了,但是现在卖卖周边笔记本,感觉确对不是方向,这种商业模式能养活这么多兄弟姐妹,还有发年终奖买车买房么?
简书未来的盈利模式,不知道会不会像豆瓣一样接文艺广告,书本导购分成,或者做内容电商、做中介帮简友出书合集,高质量付费阅读分成。线下写作沙龙,写作分享培训。或者给别的大公司如网易卓越当当包了做引流。
5.病毒传播
主要是口碑传播、话题传播,越简单越容易传播,越不会失真。这方面简书在写作和阅读上体验很好,作为写作工具和印象笔记一样,我也愿意传播,还有内容愿意和圈子里的人分享。但是做为产品经理,只做了个功能分享到朋友圈/QQ/微信/微博,肯定是不够的,好好想想怎么成为内容上的产品经理,做更多有吸引力的如时尚的、深度的可以做为谈资、学习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愿意点开阅读、传播。
先谈到这吧,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慢慢完善= =!先收集大家的吐槽能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