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前后,移动互联网产品出现一个爆发期,出现了一堆的前面加个微字的APP和网站,而现在的大部分移动互联网巨头也产生于那个时候,例如微博、微信等。
因为我是一家软件外包公司的一个小程序猿,工作经历3年了,一直在创业圈转悠,一直注视着一些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没有一家公司可以长青百世,也没有一家公司坦路百年,只有长远的眼光才能带来耀眼的利润。
因为公司的创始人团队并非明星团队,因此起点不高,公司以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发费用(非即时项目驱动的研发),因此每当有带硬件类型或云技术较为深入的项目,都会截然拒绝,即使这类型利润极高。因为这类型的项目都需要相关的研发经历,才可稳定得控制进度,而这个研发经历并非一两个月时间可以获得,而是长期投入资源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转变方向,这样才可巧应百变。
抱歉,小学语文作文学不好,写着写着又跑题了。回归正传,现在需要向互联网+转型的都是一些大型传统公司,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财经主编吴晓波的一些关于互联网+企业转型的一些报道,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企业都想转型,但是转型的决定并不大。我们公司也接触过这类型的企业,不乏有上市公司,也有做传统生意的老板试水,但是这类型企业一般已经有稳定收入的业务,而且这些老板一般也有一定的年龄与历练,人生算是尝过酸甜苦辣,这类型的人是最不想“变”了,因为一变又要从头再来了。
可以说,软硬件结合是潮流所趋,因为软件是一个人机交互范畴的东西,而硬件是一个实际功能输出的东西,空有人机交互则会无用,空有实际功能输出则不好用,只有两者结合才可用且能好用。而为什么上面题目说的是微物联呢?因为世界经过二战后100年的重建,及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量级,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已经应有尽有了,并不需要去重新创造。因为现在要的是让用户更好得使用身边的东西,并不单指电器,还包括沙发、桌子、床、枕头甚至是穿的衣服,而这些东西的话现在已经是存在的,现在要实现的是把这些东西连上网,把用户使用该样产品的有效数据传输传输到互联网,而再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必要的信息去反馈给用户。而这么复杂的一个流程,对于硬件层面就是用一个通许模组与几个传感器就可以实现,而实现这种东西可以说比设计一台洗衣机甚至是一件衣服要简单得多,所以称之为微物联。
而微物联出来以后,更多得则是数据的清洗与挖掘,因为在一个大厅采集数据,拿到温度数据与湿度数据,用户并非想知道原始数据是怎样的,而是想知道这样的温度会不会让人不舒服,怎样的湿度才要开空调的抽湿功能,我觉得这才是信息时代应有的东西。而上面所描述的东西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微小元素而进行的,并非开发一个智能豆浆机单品那样复杂。
因为社会越进步,人的思维越完备,想的东西就越复杂,很多时候宁可抬头看星星也不愿低头看沙子,以错过一粒粒的金子甚至是一颗颗的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