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出现这种状态,看到许多优秀的人自律的生活,于是下定决心让自己变得更好,认真的写下梦想,制订计划,满怀着热情准备执行。可心里会偷偷怀念那个可以躺在床上刷手机的自己,然后矛盾、拖延。之后心里开始怀疑自己,原来我是这样的吗?我就是做不到吗?我到底怎么了?
这一节作者就告诉了我们,“几乎所有关于自我的烦恼背后,都有一个“应该自我”存在。”原来,我们被我们的思维支配了,这种思维叫“应该思维”。
在应该思维的控制下,我们分裂出两个自我,一个现实自我,一个应该自我。应该自我总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别人说跑步让人精力旺盛,那我就应该跑步;别人每天都按计划做事,那我就应该制订计划。这种总是强迫自己应该做什么的做法,其实是应该思维对自我的一种“暴政”,让我们在思维的压迫中找不到自己。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好学生应该怎么做;长大后,父母告诉我们多大应该结婚;结婚后,又有许多文章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一个好伴侣,好父母。应该思维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后,给我们限定了许多规则,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心里会产生巨大的焦虑。觉得没有达到那些应该的规则,我们是不对的。
当我们根据“应该思维”自我否定的时候,我们能不能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没有做到,是因为我们真的懒,还是我们真的累了。书里说,“一旦某个行为不是出于自发的,而是产生自某个‘我应该如此’的观点,它就可能变成一种强迫性质的自我要求,就会逐渐偏离事情本身”。
所以,在我们怀疑自己时,我们真的应该想想,我们是真心想那么做,还是只想让别人认可我们,让别人觉得我们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人?
的确有许多优秀的人每天很自律,努力认真的做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觉得是他们能看清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要什么。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比尔.盖茨的小故事。
在比尔.盖茨三年级的时候,整个班级的同学去一家新成立的食品企业参观。中午,全班同学在企业的食堂用餐,有工作人员会来询问学生点什么口味的饭,大部分的同学因为不了解这里的食物,都说随便,把选择权交给了工作人员。只有小比尔.盖茨询问工作人员都有哪些口味,在工作人员详细的介绍完后,根据自己的喜好点了鸡肉饭,还特别要求多加咖喱,并点了大杯的可乐。当其他同学报怨自己的饭不好吃时,只有比尔.盖茨吃的津津有味。
这个故事说明比尔.盖茨从小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不会因为大部分人怎么做,而去忽略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那些优秀的人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努力,他们把重点放在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他们的专注只是一心想把事情做成,这时的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做事过程中的副产品。
这一节还提到一个词叫“刻奇”,就是为了和别人的情绪保持一致,刻意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我理解的就是我们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刻意隐藏自己的感受,去做一些看起来让别人舒服的事情,这也是讨好性格形成的原因。可悲的是,有时在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之前,就已经被应该思维洗脑了,我们会误以为外在的应该规则就是自己的想法。
所以书中会写“当你不认同某种规则,但迫于某些看不见的压力不得不屈从时,你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分裂。这种分裂不是让你觉得自己被压抑了,而是让你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多人不停寻找自己的原因。”就像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好像有两个我,一个那么积极向上,一个那么无动于衷。
应该思维还会造成我们思维上的非黑即白,让我们变的很刻板。让我们觉得我们一定要这么做,如果不这么做就是不对的。其实我们的内心感受是丰富的,复杂的,也是在变幻的,有许多灰色的中间地带。就像许多影视作品里展现出来的复杂的人性。坏人有时会帮助别人,所谓的好人也有阴暗的内心。这些都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我们不能因为有时会冒出一些不好的念头而苛责自己,也不能只用善恶或好坏简单的标准评判自己。一旦我们用理想化的规则限定自己,我们会不能正确的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情感,也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这对自我的发展十分不利。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有一个理论,她认为,人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人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说的真好。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为了让父母喜欢,长成了一个有讨好性格的人;为了让交往对象喜欢,陷入了PUA情感操纵的陷井;为了让朋友喜欢,同事喜欢,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透明人。我们压抑自己内心的需求,只为了去实现一个别人口中优秀的自己,被这些那些的“应该”支配着,成了“应该思维”的提线木偶。
当认识到我们被“应该思维”操控着,就要有意识的去摆脱。有勇气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像林黛玉说的,我为我的心。那时,我们会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会沉浸到真正想做的事情上,不再为到底有没有努力而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