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红绿灯时,无意中听到一位姑娘手机外放的音频,我的耳朵捕捉到了关于“幸福”的字眼。
我支起耳朵,模模糊糊还听到了“幸福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就是平平安安”等语句。
路灯亮起时,音频的声音随之远去。关于幸福,我的思绪却没有停止,我由着自己的念头在飘荡。
幸福是什么呢?与家人在一起肯定是幸福,平平安安也肯定是幸福,但这些应该只是幸福的外在表现方式,而非幸福的最本质、最根本的涵义。
不可否认,幸福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对现状的满足感,一种对现实超出自我预期的愉悦感。
既然幸福只存在我们的心里,只是我们自我的心理状态,我们是否能够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让我们收获幸福呢!
单纯依据定义,进行逻辑推导,应该有两种办法。一是可以通过努力让现实超出预期;二是可以减少欲望,拉低自我预期,让现实轻易超出预期。
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幸福,其正确性是毋庸置疑,也符合常理,但“减少欲望,拉低自我预期”,是否会让我们体会到幸福呢?也可以,我发现其实这种状态就是知足常乐。
但怎么才能知足呢?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普遍是不知足的。我们会嫉妒别人,我们会眼红他人,我们会攀比,我们会比较。孔子也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步入办公室就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忙碌的工作让我无暇多想,于是我把这些念头暂时放到了一边,让潜意识去随机推进。
临近六月底,半年考核压力逐步加大,各单位都在争分夺秒的处理业务。某分行今天因为不可言说的原因造成两笔业务在途,未能成功放款。
待到发现问题时,时间已经很晚了,那时临近人行大额支付系统关闭仅有10分钟,通过工作人员的紧张处理,那笔4千万业务成功落地,另外一笔2千万的业务未能成功。
分行同事痛不欲生,一直在自责,一直在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问题,造成该笔业务未能成功落地。
旁边另外一名同事劝他道,”你其实应该庆幸,放款中心先处理的是你那笔4千万的业务!你应该庆幸,你今天还成功了一笔,如果两笔都没有成功,你还不得哭死!”
那名同事说,“是啊!听你这么一讲,我心理还真舒服了许多。”
我突然发现,这不就是到达“知足”的途径吗?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角度看世界,事物总是一体两面的,我们总能找到那个可以接受的方面。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与其自怨自艾,垂头丧气,抱憾不止,还不如到此为止,找到心理平衡点,让自己开心一点,让自己舒服一点,然后以崭新的状态来迎接下一秒呢!
我们自怨自艾的时候,其实是在荒废现在,也是在间接的消灭可能会有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