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简书三个月了,陆陆续续尝试写了一些读书笔记,文章质量不太好,但也收获了关注和喜欢,谢谢你们!熬夜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后,期许着文章的阅读量和关注数的变化,当阅读量一个个增加时,心理还是美美的。
大学的一个小师弟,去年就说想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IP,跟我说想搞一个公众号,写写随笔,记录一下工作与生活,或许能赚点钱。
这想法很好呀,有目标有计划。
从那之后,在他的朋友圈里总是看到转发“我要报名”之类的微课链接,或是晒买了什么书、参加了哪个大咖的课程,甚至是地铁里看书的自拍照…很是努力,每条朋友圈都瞬间收到到秒赞(也包括我的)。
上周末,去广州参加一个线下活动,我俩见了一面,聊到了他个人IP,他表示公众号现在太难做了,写了几篇文章后没啥粉丝和阅读读量,后来就不怎么打理了。可他还是没闲着,混各种社群,听各种分享,看各种书籍……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利用这些平台增加点收入!
每个人似乎都很努力,可真的有收获了吗?真的自我成长了吗?收入提高了吗?
在这多变的时代,如何学习,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是关键。
从读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永远没玩耍那么有趣。唯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学习姿势,持续努力地学习,成长就水到渠成了。
如何打开属于自己的正确学习姿势呢?
1、找到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大老师,遇见一个有趣有料的内容,令到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增长见识和知识。兴趣可以培养,学习兴趣也一样,例如,学习可以为你带来什么,或者一群人一起学习分享是多有趣的事,这都取决于你对学习这件事的态度。
2、按需求学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12小时玩“王者荣耀”没问题,可一天思考四五个小时,人就会被掏空。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个筛选,把真正有价值、能够坚持学习的内容筛选出来,然后专注于这一领域。延伸谈谈按需学习的原则:
1)有用。对工作或生活有作用的学习,明确这个学习内容是长期作用还是短期作用,并坚持下去,例如锻炼思维方式(长期坚持才有效果)、学会PPT(短期内可应用到工作)。
2)匹配。跟我们的经验背景相匹配,不能老待在舒适区里学,也不要挑战一些特别深奥的学习,应跳出舒适区到学习区学习一些对你最有用的知识。
3)参与。小孩子的学习基本上是一股脑儿全盘接受,而成年学习的区别就在于此,学习任何知识,必须参与其中,主动输出和分享,这样收获才是最大的。
4)应用。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很好的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习更有成就感。
我们听罗胖音频时会觉得很轻松地接受了信息,可到我们看书时就觉得无趣,很难坚持。学习是个升级打怪的过程(知识层→能力层→价值观),当升一级时,成就感就满满的了。比如,公众号粉丝量增加、得到打赏、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秀)出去、或应用到工作中受到上司表扬……
4、养成学习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为了不让自己被社会淘汰,阅读习惯也陶冶情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姿态。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互联网时代,碎片信息新鲜、有料,感觉什么都有用,大多数人把这些看似有用的信息用微信收藏,各种云盘,网络云笔记,不愿意放过任何渠道收集的任何知识。可学不完,好挫败。在海量信息时代,你只要把这些碎片信息转变成知识体系,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如何建立属于自已的知识体系呢?
1、明确我要学什么
当开始学习一个领域时,首先明确为什么学习这些领域?将来打算如何应用?这个领域跟你现在的其他知识是什么关系?跟你个人目标有啥关系?
如何你学习的东西不能用,就没有动力去学,也记不住,也没必要去学。
2、通过高质量信息渠道筛选相关知识,建立主题知识架构,并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
确定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后,找度娘、看一下相关书籍,研究豆瓣评分靠前的主题书籍、相关大咖课程、大V公众号、微博大V、海量碎片文章……切记要围绕自己的目标筛选学习资料,并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
3、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架构
分析和理解新知识后,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应用到实践中。经自己亲历的感悟,不断修正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4、将知识与问题关联
学习新知识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但不管什么知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于实际中是不能生搬硬套。例如用以下两个办法:
1)知识向问题靠
每看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就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比如,这篇文章的金字塔原理是用来指导如何写作的,那可不可以用来做用户分析呢(运营)?
2)问题向知识靠
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不要抛开过去的知识坐着苦想,而是回到你的知识体系,去查看哪个能帮你解决问题。多次后,你就会知道某类该用那类知识解决了。
如果经常做这样“两边靠”的思考,不仅能够建立起问题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还会逐渐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点”到“面”,再到“三维立体”,让它们不再是割裂的众多点,而是可以放在一起去解决某个问题。
喜欢写作的人,不断地浏览研究其他人的文章,加入写作交流群,付费听写作课,熬夜输出……
做个人自媒体的,订阅了大量有质量的公众号,不断模仿学习爆文的写作技巧、排版,每天都学习自媒体干货,如何吸粉,如何留存,如何提高阅读量……
职场小白,从学习职场沟通技巧到基本办公技巧、学习如何汇报工作、学习职场礼仪、学PPT……
运营人员,阅读各种运营大咖的运营书籍和公众号,在运营类社群交流学习,积极参加线下各种沙龙活动……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努力和坚持。
加油,迎接一个更好的自己。
《请停止无效努力》第二章中主要讲述如何建立知识架构,重点介绍知识体系的方法,完全没有介绍建立知识体系的工具,这不像其他书籍在知识架构的章节中,用了大部分文具介绍工具使用方法,这就是干货?我也不同意,工具只是协助,思维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工具完全可以看说明书完全就可操作了。
我是秋木子语,感谢你的阅读!
感谢“猫有鱼读书会”提供平台和书籍,其待更多喜欢读书的人一起读书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