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一本书看一百遍,还是100本书看一遍。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一本书看一百遍。古人对于读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都是描写怎样读书的句子。
但是否存在一本书真的可以看一百遍的呢?很多人可能会选择《红楼梦》,这本书确实读多了才能够理解其中更深层次的内容,在不同年龄段阅读,也可以收获到不同的东西。这本确实值得人们反复阅读。
我本人认为,可以读上一百遍的书籍,应该就是历史书籍了,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历史,都有值得借鉴的意义。尤其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以《史记》和《汉书》为最。《史记》我看了两三遍,内容通俗易懂(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对于先秦的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中叙述模糊的地方,我还会通过《左传》《东周列国志》《战国策》《吕氏春秋》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阅读的过程是愉快的。
另外一本就是《汉书》,这本书有比较高的文学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本书是在唐宋倡导古文运动的时候一本重要的书籍,古文大家们(具体指苏轼),为了写好古文,反复阅读和抄写《汉书》,即使苏轼的文章在文坛已经登峰造极了, 仍旧几十年如一日的抄写《汉书》。苏轼看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带着目的去读书,比如书里面有哪些地名、哪些风景等等,苏轼都会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抄写《汉书》。我想,这本书看了不止一遍了吧?
我本人喜欢历史,目前打算先把中国的《二十四史》好好看上一遍,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事件,也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多看历史书总是没错的。
另外,除了正史之外,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也是非常是的看的,这样算起来,如果要看完这些书,那得需要好多年。不着急,我慢慢看,毕竟“当年明月”为了写好《明朝那些事儿》,已经研究了二十年的历史,凡事需要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