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3万元,创立一个服装品牌(线上为主),用一年的时间盈利10万元?
今天这个问题,这是个小而美的精益创业项目啊~老实说这个话题超出我的能力边界了喂!而且啊,它的信息量大到足以写一本书啦。提问的小伙伴甚至在提问中已经明确给出了投入成本和目标收益,我猜她自己是有一定主意的。
因此,短短几百字的回答,我这个外行怎么”指导“内行类?我想,可以从一个女装消费者的用户视角,搭出一个框架,希望和糖糖互相启发。
一、明确品牌定位,你为谁做衣服?
尝试思考这些问题:
我品牌的衣服要卖给谁?我会给我的目标用户带去什么价值?TA们凭什么选择我而不选择别人?
为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呢?
我品牌的衣服要卖给谁?——用户基本画像:性别,年龄,地域,消费习惯,喜好风格,乃至工作性质等等。
我会给我的目标用户带去什么价值?——这也就是目标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和情感需求。功能性需求很好理解,凉快,保暖,彰显时尚品味。那么服装的情感型需求,是什么呢?——我认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你贩卖的不是服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举个例子,我给老爸买衣服,喜欢去逛海澜之家(实际上我先生也爱),私以为这个品牌抓住了中年男士嫌弃买衣服太麻烦、逛街太花时间的心理,直接打出了广告语:“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 再加上款式上主打实穿的男士基本款,直接俘获了一大批“怕麻烦”的男士。
更老少皆宜,哪哪都有的基本款服装品牌,还有啥?对了,优衣库,一个无视时尚周期的可爱品牌。说实话,在我20来岁的时候是很鄙视这个牌子的,觉得他们的衣服平平无奇,所以每次和闺蜜逛街,看到优衣库的门店,都会绕着走。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真香定律开始发挥作用了。我发现看似平淡无奇的基本款,实际上就是普通人性价比最高的搭配法则。这是因为我的穿搭观念变了,从“一定要人群中我最闪亮”的坚定颜控,到“舒服耐看就可以”的温和佛系——花最少的精力穿得舒服耐看就好,人生除了穿得漂亮,还有无数更重要的事呢。这正符合他们家slogan——服适人生。
目标用户们凭什么选择我而不选择别人?——差异化竞争——“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具体怎么实现差异化呢?
(1)是细化场景:不追去大而全,而是去找特别细分的领域。这很好理解哈:健身运动、职场通勤、或者这几年某些国潮品牌营销起来的”轻运动“概念,将健身服做得更像时装。某宝有一些女装店专做特小码/特大码服装,这也是将“细分”做到极致的一个典型。
(2)是组合优势:这就要结合自己的优势了:对某一特定的消费群体深度的了解?与众不同的制版技术?独家的面料供货资源?甚至一些渠道资源等等。
(3)竞品分析。和你定位相似的品牌,他们具体是怎样的:
核心的卖点是什么?比如,同样是基本款,优衣库是性价比&好打理,everlane是环保面料,
它的适合人群?优衣库是老少皆宜,everlane职场通勤,
它宣传的品牌文化?优衣库是服适人生,everlane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呢?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看起来我们是在了解别人怎么做的,但其实是通过和他人碰撞,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独特的优势。就像设计大师山本耀司说的:“自己"这个东西往往是看不见的,你要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那些看起来很强大的、水准很高的东西去碰撞,才会知道“自己”是什么。
该怎么做服装?该个性张扬还是舒适百搭?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先要回答你要为什么人做衣服。
二、供应链:怎么把衣服做成商品?
中国本来就是世界工厂。世界上知名品牌的服装都有在中国开设代工厂,大部分奢侈品都是中国制造——BURBERRY的皮具、PRADA的鞋子在东莞代工、包在中山代工;福建的莆田鞋更是达到了与真球鞋以假乱真的程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呢,电商更符合我们的消费习惯,而且效率也不断提升。比如淘宝网红店“钱夫人家”、“ 雪梨定制”一款单品工厂出货上线只需12天,阿里新制造平台样本“犀牛工厂”只需7天,相比老牌快时尚 Zara 21天完成选款、打版、制作、上新到门店的速度,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说实话,隔行如隔山,服装产品产业链的话题很大。站在消费者视角的我,没有多少知识储备,恐怕只有业内人士才略知里面的门道。
该怎么做服装?是要快,还是要慢?这个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
三、品牌推广和营销:怎么触达目标消费者?
常见的品牌传播渠道有:
① 社群建立,微信群、淘宝群——微信群私域流量
② 自媒体:微信、微博——公众号引流
③ 短视频:抖音、快手——直播带货
⑥ 社交电商:小红书、蘑菇街——种草、引流
具体怎么选择推广渠道呢?这时候可以:
(1)参考上一步的竞品分析,学习他们是怎么做的。比如,最近在一份研报上看到,四大快时尚品牌的主要传播渠道有:
(很多服装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开始尝试社群营销,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直播等方式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Zara从2020年1月起,开始全力进军直播界,不仅在天猫旗舰店开设直播间,更是在微信小程序端,开设专门的直播渠道—ZARA LIVE。)
(2)几个挑选渠道的原则:
a. 与目标消费者匹配优先——比如我身边的同龄女性(30~35岁),使用最多的社交工具是微信;而年轻一代(20~28岁)使用微博的倾向会多一些(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感觉)
b. 自己和身边人常用优先:如果你经常泡在一个APP里,就会发现更具象的用户画像。比如,小红书上很多姑娘喜欢晒名牌服装包袋、网易云又称网抑云,因为一到深夜,用户们就开始丧起来等等。如果你身边的人也经常使用某个app,那么你的推广阻力会小一些,大家不会因为这个app陌生,而产生抵触心理。
c. 品牌定位差异化优先:去各个app搜一搜,有与你定位相似的品牌或带货主播已经入驻了吗?如果还没有,就可以考虑了。
以上内容呢,是我今天一早整理的。因为没有服装行业的经验,所以只是从一个女装消费者的角度代入自己,这个答案看起来有些碎片化哈。可是呢,我又有很强的强迫症,有什么知识点,使得我们的思考更结构化,也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还真有一个非常合适的模型,就是商业画布。当然啦,这个模型,肯定无法直接帮助同学们赚到钱,但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她构建一个小而美的商业模式,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