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题中我己收录了二十四篇美文,这些美文我都认真阅读过,收录进来表明了我的喜爱,也表明了文章本身的优美。
有些文章我作了简要的回复,有些文章我作了较祥的赏析。我很高兴,简书中的这种收录功能让我的阅读变得简单而美好。
虽然我的专题还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我仍然会非常用心的去阅读,去选择,去收录,去推荐,美好的东西是值得分享的。
喜欢是一种欣赏,欣赏不全等于喜欢。喜欢只是一种心情,因时而异,欣赏是一种美学观念,欣赏需要认知,需要提高,需要付出。我会在阅读中自觉地提升自己,努力让我的欣赏带来更多的愉悦,对我也对他人。
近几天有关海子的诗和文非常多,因为三月二十四是海子的生日,三月二十六是海子的祭日,三月的下旬是应该给海子的,也给思念海子的人,给诗歌和诗人。我有一本海子的诗集,我一直把它放在办公桌中,有空就会翻一翻,我对海子的了解并不深刻,如同我对诗歌的理解一样。现代中国的诗界有着太多的凄清,有着太多的悲壮,有着太多的血泪。所有的这些让家长对孩子的诗歌趣向持反对态度,越是有优秀潜质的孩子受到的反对就越强烈。这是诗歌本身的错吗?谁会去认真地思考,对于家长而言,管住自己的孩子就好,不碰诗照样能生活。而诗界和诗人们是应该思考的,应该对海子的对与错作出客观的评定,肯定该肯定的,否定需要否定的,让后来人能够拨开迷雾,让诗歌能够回归大众。
诗歌需要情感,需要激情,我们为一代天才的早逝而扼腕痛惜。诗歌同样也需要理性,海子虽然生于中国艰苦的时代,然而他的成长历程还是较之顺利的。我们不必责怪什么,但我们需要反思,埋怨解决不了问题。
刘原我不认识,城北的雪我也不认识,只是读过他们关于海子的诗文,他们对海子都是情深义长。海子离开后,他们都曾受到过家长的限制,是爱是痛无法言说。
时间也许会淡化一切,但愿诗歌能重新走向辉煌。除了铭记与思念,三月过后,你、我能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