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意义是:奥斯卡组委会每年从全世界非英语类影片中,挑出一部电影,往往是最具选观赏性的,会被称为当年最好看的电影。
这一次是《普通女人》。
故事很简单,讲了一个变性人玛莲娜在男友突发死亡后,社会和男友原家庭对其的恶意和猜测。
很容易理解,看看我国最有名的的变性人——金星。她足够努力,才会拥有自己的舞蹈团,足够优秀,才成为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同时,她也足够毒舌。
看了这部电影我才明白,金星的毒舌其实是一种抵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她要是敢示弱,这个世界早就把她生吞活剥了。
即便金星再强大,也永远无法躲避人们对她的猜测,有她在场的新闻,永远少不了人身攻击。因为很多人从没把她当做一个普通女人。
值得注意的是,出演这部电影的女主本身就是一个变性人,所以她的出演本身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也是一种把自己放在大众面前接受检验的方式,值得尊重。
变性人属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中的一种,指的是那些已经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原本生理性别的人。
影片中的玛丽莲本身是一个男性,与比其大二十岁的男友奥兰多是同性恋同居关系。
除了性别身份识别障碍,影片还影射了同性恋的生存现状与道德拷问。奥兰多有前妻,有儿女。一名同性恋者迫于社会压力组建家庭,是否是社会的残忍?后来奥兰多选择抛弃家庭跟玛丽莲在一起,对其妻女是否也是一种不公平?
影片叫《普通女人》,我想导演的寓意也很清楚,同性恋也好,性别身份识别障碍也好,他们都不是异类,也是普通人而已,我们只需要向对待身边的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就好。
可现实满是电影里那些的猜疑者,和不怀好意的人。
奥兰多的前妻和儿子,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他们代表的是玛丽莲的周围人,是社会民众对玛丽莲的排挤和质疑。他们把对奥兰多的愤怒都归结在玛丽娜身上,不让她参加奥兰多的葬礼,质疑她与奥兰多在一起是图钱,骂她是变态。
警察、医生、和各种穿制服的人代表的是社会的权威和权利,是社会法则对玛丽莲的不友好,甚至是恶意。
玛丽莲的人生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真正对玛丽莲释放善意的人,少之又少。
奥兰多的哥哥卡沃,是其中一个。卡沃是个跛子,也是一个残缺者,是社会的边缘者,也许是同样的社会地位让他对玛丽莲心生怜悯。
玛丽莲的老师,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是这个世界遗留的温暖角落。
始终关心玛丽莲的只有她的姐姐,而影片中玛丽莲的父母是缺席的,我们无法知晓他们的态度。
护住玛丽莲勇敢前行的,是奥兰多的爱。
在玛丽莲数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眼前都会出现奥兰多的幻影,他就那么远远地凝视着她,给她力量。
爱让人生出铠甲。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镜头是一出幻想画面,玛丽莲逆风而行,却坚持不倒下,与风对峙。她的人生就是一场逆风而行,她没有被吹倒。
影片的反情节处理也很有艺术性。玛丽莲心心念念的181号柜子打开后空无一物。爱人死后,爱似乎也无从考证,除了记忆,玛丽莲什么都没有。她注定要独自面对未来漫长的生活。
可杀不死她的,必使她更强大。
她不再害怕。
勇敢要回属于她的狗。
审视并接纳自己的身体。
最后站在舞台上唱歌剧,是不再逃避,勇敢追逐。
说起来也好笑,所谓的正常人你们的优越感来自于哪里?大家都是来人间走一遭,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正事。愿我们的世界进步地快一点,让这些人能安心做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