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羡慕老北京人啊,天坛是人家的家常公园一样。有事没事都可以去走一走看一看,每一个小角落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和专说。生活的世界,有丰富的古建筑和文化地标,更有深厚的人文资源。不像我们这些从小山村到十八线小城市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多少脱胎换骨的机会。我承认是有机会的,但是那样的机会,其实相当难。当然,难不是借口,我也不想抱怨什么。但是有一个扎心的事实就是:到今天,我还是没有去看过北京呢。
这也没有什么,我的日子还是挺好的,最幸福的事,就是读了许多的书。虽然知识并不曾改变命运,但多少还是滋养了我。比如此刻,能坐在电脑前码点字出来。
肖老师说,“如今到这里来的,大多是北京人,外地游客一般都会去前面的祈年殿环丘回音壁的,很少有人到这里来……”。这段话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生长在这里跟到此一游的感觉,是存在着千差万别的。老北京人不仅知道天坛的前世今生,还记得一年又一年关于天坛的变化、以及外来游人看向天坛的眼光。那些到此一游的游客,匆匆而来,对这么大的园子,一般是奔着最有名气的“打卡地”而去,但是角角落落也充满着故事和光辉,那些苍翠老柏树,及一些远处的石板小路,还有在天坛公园里游走的老北京人群,其实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从他们的口中,能打听到更接地气、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知识。而这些,是“到此一游”的匆忙游客最容易忽略的,也压根儿深入不了的。我曾经在几年前的春节,跟家人自驾游大城市,从南阳出发,直驱南京,在南阳住了一夜,逛了逛中山陵,然后奔赴上海。在上海找好旅店后,夜色中去看黄浦江。两岸灯火辉煌,东方明珠和附近的几座摩天大楼上光影闪耀,一片大都市的即视感。黄浦江中有渡轮或船在江面上闪烁,虽然是春节期间,岸边的游人还是很多的。去的时候坐的公交车,回来的时候不想等公交车,就学人家跑去坐地铁。第一次坐地铁,不知道准备零钱,而地铁站里人满为患。排队换零钱大约就等了半个小时,再排队进站,进去了也没有座位,一路站到下车后,步行了好久,中间还拐进了一条巷子里面,发现那儿是一片儿落后民宅,房子跟十八线小城市差不多,感叹大城市也有平民区啊。第二天去走走了南京路(那个有名的步行街好像是叫南京路吧,记不准了),白天的城市有点儿空,也有些店铺不营业。上海酒店是一些连锁店,住一晚三百多,有些心疼钱啊,毕竟小城市的工资只有4K。后来就又急匆匆的前往苏州,在一些苏州园林里去玩,附近的人说园子里开荷花的时候才最美,冬天去看,着实没啥看头。老街有家民俗馆,游人如织,就去逛了半晌。夜里宿在太湖边上的锦江之星,打开窗能看到太湖,但是漆黑一片。后来还去了乌镇,大雪下个不停,就开始返程。返程的时候雪越下雪打,在高速上下不来,有一个路段被封了,很多车在那儿等着开放。后来从高速下来找地方住,一路的宾馆都是满的,找不到地方住。开了一夜才回到信阳老家。这种“到此一游”的感觉颇有些悲壮,觉得风尘仆仆的一路下来,空手而返的感觉。
读了《天坛六十记》,如果有一天我去北京,去看天坛,会把那种游客心境卸下,用一颗平常心去走一走,如同肖老师,他是去天坛画画,一边画画儿,一边结识一些去游天坛的人,展形天坛绘画社交的新生活。他的心情是不急不躁的,他的眼光是平缓认真的,他的感知是完全打开的,而且天坛对来他说,有一种旧相识的感觉。于是借他的视角,天坛的全貌跃然纸上,变得非常细致非常真实非常“身临其境”的感觉。读了肖老师的文字,如果去看天坛,一定会从容很多。
画的是天坛,写的是人,从童年回忆写到花甲之年,从古代写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那种老北京的气息弥散开来,让人羡慕嫉妒啊。肖老师的写生画,也是蛮灵动的,只是天坛画的多,祈年殿环丘回音壁画的多,我一直没有看到“环丘”的形貌出来,它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
人都是有梦想的生物。所以当肖老师写到,以前的一个好朋友,学习成绩非常好,可是因为家庭变故中途缀学了。后来在饭店工作,研究传统菜品,苦功夫下来,也算是逆天改命,闯出了一片天,还著书立说,从逆境中活出了自己的新姿态。后来居然放弃了居住环境更好地段更好的大房子,搬到天坛附近去居住了,只因为从小的梦想,就是想听天坛的松涛声。他的取舍之间,有着他的人生态度,外人觉得他有些不值得,但是只有他自己相信,这一切是值得的。这是一种智慧人生选择,忠于内心,忠于梦想,知道自己的“一生所求”,而又懂得取舍的智慧,是一种人生大境界。
肖老师的文字其实很接地气的,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豁达而又开阔,充满着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把一种“天坛写生”延伸到“人间写生”,笔下描下了许多的老北京人的生活剪影——他们早年的经历(知青或者其它),然后回城后的苦乐生活,以及围绕天坛而展开的平常生活气息,那种努力生活的劲头,和充满着人间烟火般的情怀,读来特别有体会。其实肖老师的文字朴实又简单,却读起来回味无穷。
如果你想懂一个城市的真实生活,想了解天坛的历史气息,想把游客思维转变成本土思维,想卸下风尘仆仆“到此一游”的心态,想用更灵动的眼光打量一座城一处地标文化建筑,想对天坛的印象更丰满更立体更情感化,推荐你来读这本《天坛六十记》,你一定会感动于一个老北京人眼里更加烟火气的天坛。把天坛从神位上的崇高地位上降下来,才有利于你去亲近它,喜爱它了。
天坛,六百年历史的皇家建筑,曾经是祭天的场所,如今是许多人旅行的目的地,更是老北京人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它像一方古老水塘,将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人生际遇,一一映照出来。作者用自己在天坛写生的机会,贴近他们,记录他们,以朴实真诚的文字,写下了祈年殿、双环亭的美,也写下了此处北京生活的剪影——老北京人对悠长岁月的回忆,年轻一代的烦恼快乐,也有保安、环卫工对天坛的守护……正是这些人无论苦乐努力生活的劲头,让古老的天坛有了新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