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的想回家,在家里的想逃离。

(齐帆齐微课)

文|每天努力一丁点儿

01

丽丽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去看望爸爸妈妈了。

你说不想念吗?怎么可能呢!没有回去,不代表不想念。

血浓于水,亲情是任何人都割舍不下的牵挂。

可是丽丽是跨省远嫁,现在疫情之下,要回去看看,真的是很不方便。

尤其是丽丽还有两个孩子,外公外婆也想念孩子呀,回去一趟,拖家带口的,要回去,4个人都得请假,真不适合回去。

你说春节放长假的时候回去吗?光想想要做核酸检测,还要隔离,就麻烦的不得了。

所以还是不回去了,把想念都放在心里,或者就视频聊下天。很庆幸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视频也能够让人见面。

想到几年前,丽丽给父母换了智能手机,那时候爸爸妈妈还极力反对,觉得他们都年纪大了,不需要用这么高科技的东西。

没想到一转身,思念还得要靠手机解决。

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打个电话都要掐时间,电话费老贵呢!所以每次打电话,都是说不了几句话就草草收线。

给父母买了智能机之后,每次回家都要拨出一点时间来教他们如何使用:电话怎么打、视频怎么发、红包怎么抢?

功夫不负有心人,父母在一次一次的教导下,慢慢学会了用智能机:还会看小视频、会看小说、会出示健康码。

02

虽然现在随时都可以通过视频聊天,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却触摸不到。

有时看到弟弟夫妻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其乐融融的互动,心里还是很羡慕的。

当初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就算是远嫁也义无反顾。

总以为现在交通发达了,就算到了天涯海角,也不怕,何况回家才七、八个小时呢,不远不远。

后来才知道,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后,想回去一次都很难,准备工作就要做两三天:给两个孩子洗头、洗澡,购买出门的新衣服。一家四口换下来的衣服还得洗掉。

要准备给家人带的礼物。给爸爸妈妈买什么、给弟弟弟媳买什么、给小侄子买什么,不能太贵,也不能太寒酸。

刚结婚那会儿,还没有孩子,每个月回去一次;有了大孩子就变成三个月回去一次;到生完二胎后,一年才回去两次。

尤其是现在疫情下,一年多都没有回去过了,原来距离真的是个大问题。

03

与自己渴望回家的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弟弟一家。

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一家却还拼命想逃离父母的掌控。

原因是弟弟的儿子已经有六岁了,父母想让他们再生一个二胎,可是弟弟弟媳却不肯。

所以父母一边是苦口婆心的规劝,另外弟弟一边是不理不睬。

双方形成了割据战,还弄得每个人心里都是疙瘩。

爸爸妈妈来视频聊天的时候,总是让丽丽多劝劝弟弟和弟媳妇,“再生一个有什么不好呢?趁着现在我们还带的动孩子。”

弟弟和弟媳妇也是有眼光的,丽丽规劝的话刚说出口,弟弟就反驳她:“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苦不苦啊?累不累呀?不说别的,生了两个孩子后,你连回家的次数都变少了!”

对,都对,讲的都有道理。一边是父母,一边是亲生弟弟,丽丽夹在中间很为难。

也许是父母的逼迫太强硬了,弟弟和爸爸妈妈大吵一顿后,居然搬出去住了!

在外面住了一年多,弟弟一家也没带孩子回去看爷爷奶奶,也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就那么不相往来,僵持在那里。

为此,丽丽给弟弟打了多少电话,她都记不清了。

你看吧,在外面的想回去,在家里的想逃离。

04

又到一年春暖花开,希望疫情快点过去,早日恢复到原来的秩序。

丽丽希望能第一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吃妈妈亲手做的菜,看爸爸指点江山的样子。

关键的,还要发挥做姐姐的威严,她要回去把那个不听话的弟弟从外面逮回来。

希望能再抽多点的时间,去陪伴父母,让他们不觉得孤单。

齐帆齐微课 第2期28天(13)篇1370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