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一个信仰,这个信仰不一定是宗教,这个信仰可以是文学,可以是一门技艺,可以是医卜,可以是旅行,可以是诗歌,可以是音乐……
陈忠实用六年写了《白鹿原》,我曾经看到关于陈忠实的一个采访文中,他写道:“写完《白鹿原》那天,我回到了家里。
妻子问我,写完了吗?
我说,写完了。
妻子又问我能发表吗?
我说,能,就算发表不了,我们就回去办个养鸡场,业余当个作家也挺好。”
看到这个采访稿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写作也是可以成为一种信仰的。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你所做的事情,是纯粹的热爱,是一生的坚守,这坚守超越了欲望,超越了世间所有卑劣的杂想。
是信仰成就了你一生的光荣。
如果这世间有成功学的话,那么你对一件事的纯粹热爱,在这纯净的奔赴梦想的路程上,你就已经成功了。
哪怕终其一生默默无闻,你也已经在灵魂的自我救赎中成功了。
这也就是周易乾卦说的,“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确乎其不可拔。”
释家有一个偈子很好的阐述了这信仰之光,大意是,
哪怕有一天我沦为乞丐,我也坚守我的信仰不动摇。
哪怕有一天我牺牲身命,我也是我的梦想的忠诚子民,
哪怕有一天我弃尸街头,我也念念不忘的是我的梦想。
一位伟大的中医道医,心里没有虚名,不图钱财,甚至不图病者康复后的一个感谢,哪怕牺牲自己的很多东西,只要患者能够疾病去除,获得健康,就是他最欣慰的事情。这纯粹的信仰之光已经使他实现了天人合一。
一位周易老师为了搞明白一个卦象,七天七夜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专研,这七天忘了吃饭,忘了睡眠。后来他在周易的运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用55年以上的时间来专注做寿司,毕生追求创造完美寿司,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绝不妥协的信念和态度。后来奥巴马等名人以吃上他做的寿司为殊荣。
现在社会追求捷径,追求速成,这样的浮躁导致了还没开始就会折戟沉沙。这样的思想培养了一批油滑之徒,培养了一些功利化的钻营小人。
最大的捷径是不问成败的坚守耕耘,
最大的捷径是超越功利欲望的纯粹热爱。
最大的捷径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是地zang pu sa的“地yu不空,誓不成fo”,是明知世间忧苦,还要回入尘劳,生生世世不舍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