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无论多么经典,多么地被人们奉为真理,都会和现实有巨大的差距。
理论
亚当.斯密说:“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锁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这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说,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劳动量越大,价值越高,反之越小。
这是理论上的说法,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与之不协调的地方。
大学教授和娱乐明星
一项调查显示,就全国平均水平来说,一位在211、985大学授课的教授,一年的工资收入到手大约10-12万左右,而在普通二本大学,工作了超过五年的教授年薪也就仅有5-7万左右,这还是加上各种补贴。这些只能保障基本生活,想要有更高收入就只能不停地做科研,发表文章。但一个科研从开始的准备工作到最后出科研成果,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
看看混迹于娱乐行业的戏子们,近日网上发布的《2017年中国名人收入排行榜》中,范冰冰以2亿4400万元的收入拔得头筹,鹿晗和周杰伦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前十名没有少于一个亿的,这些明星一出场,亮亮嗓子几百万就到手了。普通明星的年薪也在几十万元以上,远远比大学教授高。有些影视节目的确能让人精神上得到一定的升华,但毕竟是极少的,而且这些节目相对来说不挣钱,越来越少。娱乐节目,像《快乐大本营》、《跑男》、《妈咪咪娅》之类的最多只是打发大家闲暇的时间,逗大家开心,而网络直播就更是离谱,小鲜肉小白脸小姨子神仙姐姐有型大叔,一张脸庞霸占一下屏幕就都能往死里吸金。这些人都轻轻松松的年收入千万,想不要钱都不行。
这是个怪象,空洞浅薄的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却一文不值。近现代的中国,落后、贫穷、挨打,是什么让我们重新站立了起来?重新走向富强?科技是强国、富国之本,在中国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娱乐明星不是主角,科研工作者才是。
创新创业和全民炒房
过去十年,深圳平均房价从5000块涨到50000块,中心地段甚至高达十多万,一个普通小区的房,价值动辄几十亿,秒杀中国90%的企业估值。
炒房稳赚不赔,广场舞大妈都会买。而一家企业凝结了众多创业者、梦想家的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血汗和智慧,价值却敌不过小区的几套房,悲哉叹哉!(据统计,中国每年有约100万的企业破产倒闭,能存活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一家企业背后是多么大的劳动量)。
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不符合价值规律的经济学怪象?
答案是资本,资本流向哪,哪里就繁荣,资本流向娱乐业,娱乐明星们赚地盆钵满满;资本流向房地产,炒房客一夜暴富;资本流向中国足球,国足队员身价虚高了几十倍......
资本为什么流向这些地方?
资本是逐利的,市场越大,返利的周期越短,它越喜欢。娱乐游戏是人类的天性,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人的压力,给人带来欢笑,所以也就很容易吸引人,进而吸引社会资金;房地产一方面是因为住房是刚需,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策;中国足球产业链也是数亿中国球迷撑起来的。反观,创业和科学研究,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资本投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各方面成本也很高,所以相对来说资金要少地多,尤其是科学研究,就更是基本靠国家资金支持了。
结论是这些社会怪象是由资本的逐利的本性导致的,资本的根本目的是挣钱,而不是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