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坐落于苏家屯区官立堡村西侧。原来,那里是司家坟,生长一片大杨树,由于坟地很大,杨树枝叶繁茂,从周围十里八村,就能看到一片墨绿色,仿佛似一片云彩。小时候,爸爸赶着大车,送妈妈带我们去姥姥家串门,就从旁边经过。那大杨树有一搂多粗,非常高大。日本鬼子来了以后,他们的骑兵,就把马拴在杨树林子里,那些大马吃不饱,就把树皮啃光了,大树都死了。打仗的时候,他们又把大树砍倒了,修筑防御工事。于是,偌大的司家坟,古木参天,被夷为平地。只剩下一些树根,也被人刨出来,拿家当柴烧了。
——抗战胜利后,日本鬼子被打跑了,国民党兵又来了。当时,沈阳地区处于所谓“拉锯”状态,就是今天国民党兵来了,没住几天,夜里就撤走了。天快亮了,爸爸出去走一趟,回来对妈妈伸出一个大拇指,一个食指,暗指一个“八”字,意思就是“八路军来了”。这次,是从南边来的。而“中央军”(国民党兵)往北边的苏家屯方向跑了。早饭后,果然,八路军的大队人马就进村了,分住在各家各户。然后,就挑水,打扫院子。和爸爸妈妈唠家常,还和我们孩子们一起玩儿,感到很亲切。晚上,村里敲钟,招集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爸爸回来说:还是八路军好!你看人家讲话,说的都是大实话。地主富农凭什么剥削穷人?土地本来就是大家的,却被他们占有了,让贫雇农给他们扛活,养活他们。
——成立农民会的时候,选举村干部,由于多数人都是文盲,不会写字,就用举手的方式。大家一致选举肖玉生当村长,组成村委会。实行土地改革,平分土地。我记得,那还是冬天。分完土地,还要钉上木桩子,写上名字。等来年春天,种地的时候,就可以去种自己家的地了。但是,没过多久,八路军就在夜里“开跋”了。于是,中央军又来了。原来的农民会干部都被吓跑了。不幸的是,村长肖玉生却被抓住了,五花大绑的带走了。没过几天,就通知:所有的男劳力,都到官立堡去开会。我爸爸也去了。下面的事儿,就是他回家讲的。
官立堡是乡政府所在地,村子西侧的伺家坟,已经变成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墟。国民党兵有二三十个,手里提着大枪,把他们从各村子抓来的所谓“八路干部”,一共七个人,集中起来,都用绳子绑住,拉到伺家坟的荒草地里,站成一排,都面朝西。每个所谓“罪犯”的后面,都有一个国民党兵,端着大枪,对准前面的后脑勺。有个人发号司令。只听到乒乒乓乓的枪响,七个人便栽倒在地。其中,就有肖村长。周围有几百名群众,都被吓得半死。然后,那些国民党兵扬长而去。爸爸说,肖村长在开枪后,倒在地上,由于开枪的人,手也发抖,子弹打偏了,他在地上挣扎几下,又被补射一枪,才死了,临死时还没闭上眼睛。那情景恐怖极了!伺家坟躺满了烈士的鲜血!
在收尸的时候,村里没有人敢去帮忙。因为害怕有人说你和八路军有联系,那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谁也不敢沾边!爸爸回来后,知道肖大妈哭的死去活来的,却没有没有敢去帮她的忙。因为,爸爸和老肖是朋友,我大姐认他老伴儿“干妈”,我们都叫她“肖大妈,这个忙怎么能不帮。爸爸不容分说,就赶着大车和肖大妈一起,把老肖的尸体拉回来,埋在一处荒草野地了。解放后,老肖被区政府追认烈士。他儿子,小名叫“肖二嘎”,小学的同学。不久,就不念书了,回家种地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沈阳市教育局决定,在官立堡新建一所初级中学。选址就在伺家坟那片荒草野地上。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抗美援朝战争已经取得胜利。但是,国家开始经济建设,处于非常困难时期。1951年开始施工,1952年夏季建成,同时在全市招生。全校一共招收600名学生,分编成12个班级。初一(1)初一(2)班,是女生班,其余都是男生班。我被编在初一(9)班,班主任是郑兴甲老师。他是东北行政学院中文科毕业,教我们语文课。他老伴儿田若萍,教我们地理课。对我们都很关心爱护。当时,我们村里的小学毕业生,有十多个人,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还有一个程云超,考入我们学校的来胜堡分校,文德安考入红菱堡的12中学分校。我们学校的校舍,据说:是按照苏联西伯利亚式的防寒设计建筑的。一共有五栋房子,校门朝东。面对校门是一栋厢房,从南到北。主要是学校机关办公室,教研室,实验室,音乐室。西侧,从南到北,有四栋房子,是学生教室。房子墙壁是“三合土”累成的,房顶屋脊是水泥瓦片。房子只有南窗户,没有北窗户(说可以防寒),北边开门,门外有一条走廊(明走廊)。其实,冬季特别寒冷。室内没有暖气,在黑板旁边,有个烧煤的炉子,根本解决不了取暖问题。用手写字,冻得发抖。我们家住在黑林台村,离学校二十来里路。开始上学,因为没钱住宿,每天走途。后来,我们班主任郑兴甲老师,给我3.5元钱助学金,自己家再拿1.5元钱,就住宿了。本以为可以享福了!其实,又遭罪了!
——学校宿舍,位于西南角,在体育场的南边。也是所谓“防寒式”的房子,结果,到了冬天如同“冷库”一般。一间宿舍,住四十多人。木板床上,铺着“榻榻米”。南面床是一排,北面床是两层。有一个房门,门口有个门斗,为了防北风。门斗里,放个水桶,做尿桶。由于冬天太冷,屋里的火炉也不旺(孩子们根本不会生煤炉子),躺在被窝里,冻得发抖。大家撒尿时,撒尿在外边,也冻成冰了,门也关不上了。我是学生干部,要吃苦在前,我住在南床,头顶正冲北门,把头皮吹的发木了,也不能把被子蒙住头,因为脚下的被子,已经冻在墙上了。但是,在当年的伙食条件不错。每周六晚上,改善一次生活,主食是大米饭(那时候农村都吃高粱米饭),菜是猪肉炖粉条子,每个人分一大碗。每碗里都有好几片肥猪肉,吃起来觉得特别香。因为,那时候的农村,只有过大年的时候,才能吃上有肉的菜。我回家一说,爸爸高兴极了。他说,“真阔”,现在的学生多享福啊!
——1952年夏天,入学后,我就积极争取进步,申请加入青年团。1953年3月29号,在学校门口有个大型通知板,用大红纸写的通报:批准第二批青年团团员名单,上面第一个就是我的名字。我高兴极了!不久,我就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校团委委员。学校还给学生会一个办公室,经常研究如何开展工作?“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全校召开纪念大会,团委书记朴柱文老师,让我代表团委和学生会讲话。我自己起草讲话稿,请他做修改。召开纪念大会那天,全校师生在大操场上集合,首先是校长周长琪发表讲话,然后就由我发言。我发言完了,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全校师生都认识我了,我走到哪里,都有人向我打招呼,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八十多岁了。许多往事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我在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读书的那片土地,洒满革命烈士的鲜血,让我終生难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所学校改为沈阳市168中学了。进入新世纪以后,听说又连成新校舍了,是几栋高楼大厦。不知道现在改没改名字。还是不是原来的名字?现在,我国的初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了。每所中学的教学环境,学习生活条件,都很优越,这是与我们那个时代无法相比的。不知道如今的孩子们,是否知道生活在和平幸福之中?上世纪末,我和老伴儿,已经在大连一所高校退休了。从一座偏远农村的苦孩子,在党和国家的培养教育下,成长为一名大学教师,怎么能忘记党和国家的养育之恩!
(2020/10/3于旅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