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之类的东西,无论解释得多么好,道理多么通顺,归根结底是个故事,是创作出来的。就算他们的话支离破碎,我也想听他们的声音。
从16年年末开始,到17年一月初,终于把宫部美雪的《模仿犯》三部曲看完。上一次看宫部老师的作品是《火车》,还是好几年前的夏天,当时恰逢闺蜜生日,提前了两三个月跟我抱怨说生活很平淡无奇,需要点离奇古怪的东西来加以刺激,不然要枯成一潭死水。那时候我给她买的书我忘了,却记得在书店闲逛刚好经过,却一瞬间被捕捉了视线的《火车》。“阴森”是第一感觉,看完却觉得心里空落落,因真实心情沉重得贴着地面,故事就像一口深井,陷在情节中的那段时间,我常无法分清,我是仰望井口的人还是俯瞰井底的人,但是惆怅和绝望是一样漫长。幸好,《模仿犯》更多是凶险和阴谋揣测的细节,从BOOK壹到BOOK叁,凶杀的案件越来越少,阴森的气氛也逐渐归于宁静,作者用手一拂,开始探讨人生的阴暗和能量面。栗桥浩美、网川浩一、高井和明、高井由美子、塚田真一、有马义男、前钿滋子……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带着悲剧的色彩,也有人生的能量,好人坏人大抵一样。
悲剧发生的当下,死去的人,是生命的弃儿,而活下来的人,在伤痛“幸临”之后的日子里,常常也把自己给杀了,就像真一。即使过了很多年,“说漏嘴”依然是他的业障,挥之不去的伤痛记忆,就像一把无形的刀,无法原谅自己当初的过错,那些无法挽回的“如果”化作零星的盐沙,铺盖了整一道口子,不渗血,却在每一个脑袋思考的空档时被划开,一次又一次,永远都不会愈合。或许因为有马老先生是经历过战争的人,比普通的一般人更懂得生命被赋予的深刻,年到晚年遭遇了貌似天谴的打击——失去了唯一的孙女,连相依偎的女儿都遭受此打击神志不清醒,只留下一个他,已经古稀之年的他清晰的感受着悲痛,一遍又一遍。他也不是未曾想过“如果”,或许鞠子会回来,或许真智子和古川茂不会离婚,也不会出事故落得如今神志不清……有太多的“如果”,但是人生没有假设,就像燃放烟花,不会重来。
最后,好像大家都能够原谅当初愚蠢的自己。故事终归是故事,活着的我们还是常常被伤痛杀死。心太痛的时候,自杀被提起太多次,以为很简单,其实这是很需要勇气。不管是生活还是死去,还是希望自己储存勇气潇洒往前走,活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