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刚过完不久,春节假期期间,会员们依然在打卡营用文字热热闹闹地迎除夕。
2019年2月份,我们的主题阅读是“品格教育”,果妈阅读2月份的听书打卡营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也是果妈阅读听书打卡营第10期。
很多会员戏称“果妈阅读听书打卡营比微信朋友圈还精彩”。
这次我们精选了120条优质打卡内容。现摘录其中6位小伙伴的打卡践行,分享给大家。从她们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感悟自己的人生。
@Ai赛妮
品格决定命运本月主题一直是自己特别需要的,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做好的内容,因为有过焦虑,担心会因自己而错过了在孩子某个阶段的影响和培养。
看到今天的内容,心里踏实了很多,更大的收获是对品格的理解。曾经写过一段话“好成绩不如好能力,好能力不如好习惯,好习惯不如好性格。”
今天才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曾经认为的“好性格”更为恰当到位地表述应该是“好品格”,为此还特地查了度娘“性格与品格的区别”,受益匪浅。
在平时的教育中也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为了给姐弟俩尤其是姐姐进行好的品格教育,我会用一些公众号的文章来给她聊天讲故事。
有一次她表现出不自信,甚至说到自己没用,听到这话我就特别生气,但又不能批评,就给她看了一篇中国弃婴被美国妈妈收养后刻苦训练,终于成为体操冠军的故事。
还有为了鼓励她追求梦想,不要在意旁人世俗的评判,给她讲了巴西的一个小男孩因为热爱毛线编织而闻名的事例。
我也会买一些关于礼仪,社交能力方面的书,我们共同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身教,所以我自己的进步更为迫切。
记得有一次姐姐因为写作业被姥爷骂了“猪头”,姥姥学给我听的时候又生气又心疼,我自己的女儿都没有这样打击伤害过。
后来问姐姐对姥爷说的话有啥感受,姐姐说:“哦,那个没关系呀,你不是说了要感谢那些打击挖苦你的人吗?”。。。我瞬间无语,好吧,是妈妈想多了,孩子,你长大了。
目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品格教育。行动:①每日圣经故事阅读打卡。②让孩子们口头输出理解到的内容。
@Faith
如果以主导地位的成功和成就的评价来看,我被曾经的同学说成学霸,我被现在的同事评价为有能力的人,但我却对自己不是这样的评价。
我肯定不是成功和有成就的人,工作至今10年了依旧还是个基层的高级工程师,我也预测到未来我继续干下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我曾经的学习成绩优秀只是因为我比别人努力些,并不是我自己的能力有多强。
如果以品格文化来评价我的话,曾经的同学肯定会说我是个有好奇心,谦虚正直,勇敢的人,而现在的同事会说我是个胆小谨慎的人。而我自己觉得自己是个正直善良的人。
两者评价比较来看,我更了解我自己并且我更看重品格文化。
我不会阿谀奉承,无法做到睁着眼睛说瞎话,不会为了升职加薪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而这些是我的底线,我也不会结交碰触这些底线的人做朋友,哪怕他是个领导或者可以给我带来利益的人。
对于孩子的品格教育,我依旧按照自己认为的一套价值理论来言传身教。其实我有时也会矛盾,我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是不是也如我一般达不到世俗眼光所认为的成功和有成就?
当然品格教育涉猎较广,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听果妈娓娓道来!
@桔子
今天的课程获得了好多新知:
1.品格是激发出来的,不是灌输几进去的。原来我认为一个人的品格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家庭,学校,父母,老师,环境,经历等。这样没有明确的定位做起来也就无从下手,只能凭感觉。激发一词,给我的感觉我们有了可实施的目标和方向。
2.杰出的家庭教育是艰巨的,是可行的,什么时候都不晚。虽然指出来困难的程度巨大,但又给人信心,什么时候都不晚,让人安心。只有想去做,即使再难,只要可行,就全力以赴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
3.伟大的老师不是画家而是雕塑家。孩子的品格不是灌输进去,而是通过塑造的挑战和经历,把原本有的品格召唤出来。每个人孩子都是天使,都有美好的品格,我们不用去塑造他,只要不要压制他抹杀他,把他原有的品格召唤出来,就能做到真正的教育。
4.不要把品格教育寄托于某个场所或培训机构,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育己才能育儿。
5.孩子们不比时时刻刻感觉良好,在追寻自尊的旅程中,他们需要自己面对艰难困苦,克服一路上的障碍,自己经历自己的人生。
6.孩子们不愿意听我们说的话,却模仿我们的行为。所以说远没有做重要,尽管去做吧。
7.我们的主要目标不是和孩子建立联系。而是帮助孩子和他们主要的潜能能建立联系。明确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我们生活的文化中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主要看一个人的地位、身价、当了多大的官、掌握了什么大权、挣了多少钱、有没有房子车子票子,以此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和成功与否。
在品格文化中一个人是否成功,看是否经过努力达到了自己追求的理想,与地位和金钱无关;面对困难是否勇敢,在失败中能否重新奋发;是否正直无私,善良诚实。
@思淇妈咪
如何看待真实,回想起在听这课之前,很多时候我不告诉孩子自己真实,例如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会忍着,去挤出笑容,跟孩子一起继续玩耍。
听了这章书以后,我深深地明白到,每个人都有他的情绪,都有他不好的状况的时候,我可以告诉别人。
可以告诉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我情绪不好,请允许我静静呆一下,你们去做你们的事情吧。也教会了孩子以后应该如何真实地表达自己。
伯乐的职责,昨天晚上跟女儿的同学妈妈聊天,这个寒假她的同学去学了自由泳,去考了跳舞的级,我听到这些开始有点焦虑,因这个假期我们去了10天旅游,并没有参加任何兴趣班。
后来我明白到,其实参加多少兴趣班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发挖掘女儿的优势,女儿性格沉稳,热爱阅读,喜欢思考,偏向于内向气质,可以向技术方面培养,这样一想焦虑感锐减。
@我是我~
真实比和谐更重要。作为父母,问问自己:家里什么更重要?
真实→诚实的对待彼此?还是和谐→保持彼此表面的友好?请记住,问题不是两者哪个应该更重要,而是哪一个实际上更被看重,这很难。
许多家长认为自己更重视真实,最后却发现他们艰难扮演的是家庭和事佬的角色。对于和谐的偏重,常常来源于我们在原生家庭的经历。
其实我自己不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不说对别人,对我自己都是这样。之前我很不愿意去承认一些我身上的缺点,我忽悠我自己不去面对。
但是,18年的下半年我好像做到了一些,我愿意在公众的情况下告诉别人,我承认我自己很丑,我承认自己很懒,我承认自己没有长大。
像对别人的孩子那样对待你的孩子吧,毕竟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我们对他们的肯定常常淹没了他们的真实行为。
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我最近有很大感触,我对自己的孩子,有太多的干涉,太多的要求,有太多的期待,导致她这么小,就不知道该如何做自己了。
幸亏,知道的并不算太晚,以后我该怎么做,具体的我还不知道,但是大方向我已经知道了。作为父母的主要责任之一,是教会孩子他们要最终要为生命负责,不是为我们父母负责。
@心理咨询师-禹霏
【假期美文赏析】老舍《过年》
看完这篇美文勾起了我好多儿时的记忆,小的时候是非常盼着过年的,那时候年味儿虽没有父辈那时浓厚,却也要比现在有趣得多。
最深的记忆就是吃啦,过年期间家里会准备各式各样的小吃,北方最经典的除了必备的糖果、瓜子、花生,还有用大米和玉米做的爆米花。
那时候孩子们会一起拿着些大米、玉米粒外加一包糖精去手艺人那加工,眼看着米粒装进炉子旋转着加热,再砰地一声爆出米花来,心里异常激动兴奋。
回家后吃的过程绝对是充满创意的,孩子们互相比着,看谁的吃法更好玩。苞米糖和糖葫芦也是春节期间必吃的零食,而冻梨、冻苹果更是每家必备的水果,趁着还未完全化开时就啃,真真儿是爽极了!
现在虽然食物还在且极大丰富,可吃起来的感觉却大不如前,除了怀念,也尽量保持一些传统习俗,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春节的气氛和欢愉!
果妈阅读听书打卡营,已持续进行9期。2月份的第10期听书打卡营,我们一起践行孩子的品格教育,精读《父母最艰巨的工作》、《品格的力量》和《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3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