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语句的顺序对于表达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举例,吃饭了吗?你,这句话强调的是你。反过来,你吃饭了吗?强调的是吃饭了吗?这件事,在汉语表达中,一般语句后面部分是表达的重点,所以接下来给你讲一个故事,说明语句顺序对于表达的影响有多大。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将军,一直打败仗,但是他一直坚持打,坚韧不拔的那种,永不服输,其实,从现实的角度讲,他是一位不合格的将军,但是,后来反而给他升官了。为什么呢?原来他有一个同僚,在皇帝面前引荐他的时候,说这个将军非常英勇,虽然一直没有胜利过,但是他越挫越勇,坚韧不拔,这样的精神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精神,就这样皇帝给他升官了。
大家想一想,如果他的同僚推荐他说,这个人虽然打仗一直比较坚韧,但是从来都没有胜利过,你想想,皇帝听到这样的话会怎么处理?估计不杀头就不错了,对吧?
另外再举例说明,我虽然很温柔,但是我很丑,重点是丑字,人们的逻辑记忆一般在最后。
如果你说我虽然丑,但是我很温柔呀。重点在温柔上,这个是由于人们听觉逻辑重点造成的。
所以有个讲话的规律,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不同的顺序讲解给别人听,得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先说坏消息,再讲好消息,带给别人的感觉,与先讲好消息和后讲坏消息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两个好消息,先讲小的,后讲大的,两个坏消息,先讲大的,后讲小的。
所以不同的语句顺序,同样的话讲出来感觉是不一样的。
同样,安慰别人时可以说,你虽然数学很差,可是语文很好呀。如果要打击别人可以说,你虽然语文很好,可是数学很差,是不是说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语句顺序对于说话的影响,所以说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你学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