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一
我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山谷回声》在简书面世后,感动了众多读者,简友纷纷留言:“看哭了”,“被感动得无可无可的”,“这么好的作品是如何写出来的?”
下面我就讲一讲这篇作品的背后故事和自己的一些创作体会。
那还是9年前,国内一家文学网站举办短篇小说征文大赛,我根据当时社会存在的留守儿童问题,创作了短篇小说《八十一枚金币》。
《八十一枚金币》参赛,引起关注,获得好评。殊不知,创作完《八十一枚金币》,我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留守儿童问题太突出了,对这件事,一篇作品难以充分表达我的情感。
同时,我也有这样的考虑,再写一篇同类题材的,给此次征文大赛上个保险。心里话,一篇评不上奖,还有另一篇呢,不能两篇都名落孙山吧?
在动笔《山谷回声》之前,我开始构思故事核。我构思的故事核是从常见的“制造”反差入手,“制造”触及读者软肋的东西。
啥东西最能触动读者软肋?那就是有关孩子和妈妈的事情。
我想到,在一个家庭里,孩子的爸爸外出打工,在当今社会实属正常情况,对孩子影响不算大,而妈妈再去打工,这对孩子的影响就不一般了。
孩子对妈妈的依赖那是天性,那是唯一,那是不可替代!
构思中,我设定个幼小孩子,在她不会学话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去很远的地方,为工地受伤的丈夫讨说法。
等到孩子会学话了,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了,却没处喊妈妈!看到其他孩子喊妈妈,急得哇哇哭。
如果这个孩子管一个陌生人叫妈妈,就能够“抓心”,达到震撼读者心灵的目的。
就这么,有了一个幼小留守儿童二丫喊一个陌生女性——“我”妈妈的故事核。
围绕这个故事核,展开了联想和想象:二丫是天真的,喊“我”妈妈一定有前提,这个前提要做好铺垫。
咋铺垫?只有一条,继续编故事,编“我”对二丫好,让她发自心底儿叫“我”妈妈。
可是,二丫小,又身居大山深处,想让她与“我”见面又很难。
那就再设立一个人物,二丫有个哥哥叫旦旦,旦旦去农贸市场卖婆婆丁,他穿一双露脚趾头的鞋被“我”发现,引起“我”的同情,才有了“我”帮助旦旦的过程,帮助旦旦等于间接帮助了他的妹妹二丫。
“我”两次帮助旦旦,感动了他,他由此认准“我”是大好人,像妈妈一样好!因此,他鼓起勇气,说出了他妹妹想喊“我”一声妈妈的愿望。
故事没有停止,“我”答应了旦旦的请求,择日去了大山深处看望了想喊“我”妈妈的二丫。
如果,当时二丫当面喊“我”妈妈了,显得火候不到,也不波折,那么,这声关键的“妈妈”在啥时间段喊呢?
经过思量,最终选择了在“我”乘坐客车返程的瞬间,这才有了震撼灵魂的《山谷回声》。
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比如“我”、旦旦、二丫等等。
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这些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或者对上号,这是作品人物塑造成功的标志,也是讲好一个故事的需要。
作品中涉及的主要场景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如大山深处,大山深处的白桦林,还有热闹的农贸市场……
这些场景是我长时间生活的环境,我也经常去,并且存贮在记忆深处,可以说,用的时候“随叫随到”。
短篇小说创作的关键是构思故事核,故事核确定了,围绕故事核编故事,编得越波折,越意想不到越好。
这篇小说原题目为《遥远的妈妈》,《山谷回声》是后改的。根据故事需要,我变性了,以女性主人公的角色“出场”。
二
《山谷回声》在纸媒发表过程十分曲折,顺便讲一讲,我想,能给爱好写作的文友一些启发和借鉴。
这篇作品的质量肯定没得说,在创作过程中,首先感动了我自己。我对作品也相当满意,认为把它投寄给国内任何一家报刊都能发表!
想不到,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不仅非常有名气的《读者》(原创版)没给发,就连市级的报刊都把它“拒之门外”。
当时我有些迷茫了,不住扪心自问:难道高估了自己写作水平?本来这篇东西就“不咋样”,是“自己养的孩子”就是比别人养的好的错觉?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你个人如何看好,没人给发表等于零!
出现了“没有收获的播种”,我对自己文学创作方面能力产生了怀疑,因此,暂时放弃了文学创作的主攻方向,转入到新闻特稿的打拼上来。
毕竟我在基层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相比较而言,对新闻写作还是有底气的。
我搞了一段时间的新闻特稿写作,成绩立刻显现出来,在国内知名报刊 “长篇累牍”发表了很多东西,在业界有了一点小名气。
我记得大约是在2010年的春节过后,我签约了国内一家知名晚报,晚报负责教育行业广告的左主任找到我,她说要请我吃饭。
左主任每天接待广告客户很多,有的客户要求“大手”给他们写软文。每到这时候,她就好找我帮忙,忙不是白帮的,客户给的“润笔费”那是相当可观。
左主任请我吃饭,我还以为是为了求我写软文的事儿。我说:“不用吃饭,有事尽管说。”
左主任说:“不是,是拜师之事。我有个好姐妹,刚从一家文学期刊跳槽到咱们晚报,她看你写的好稿多,想通过我引荐,拜你为师。”
我赴宴了,左主任把要拜师的好姐妹介绍给我。她姓贺,比我小20来岁,人长得漂亮不说,还非常有“眼力见”,她给我满酒,给我夹菜,一口一个老师叫着,我差一点被忽悠迷糊。
我当场表示收下这个漂亮,而且会来事的徒弟。高兴之余,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就是那篇“束之高阁”的《山谷回声》。
我理直气壮地对徒弟说:“正好,我有一事求你帮忙,我前年写了一篇小说,感觉相当不错,写的时候都把我自己都感动掉眼泪了,可是,哪家报刊都不采用,其中也投给你曾经干过的那家文学期刊。这回好了,你不是刚从那调来吗?一定熟悉那里的编辑,你把我的作品拿去,帮我发了。”
徒弟信心十足,她说:“那儿的一位女编辑是我的好姐妹,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一点问题没有。”
我把《山谷回声》传给了徒弟,徒弟转给了那家文学期刊当编辑的好姐妹。
果然,过了两个多月,这篇作品就在那家文学期刊原文发表了,更没想到的是,当年第6期的《读者》予以原文转载,并且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件事的发生,让我有了这样的想法:一个作者,稿子写得够发表水平,不熟悉报刊的编辑也不容易发表,如果熟悉编辑,那就没得说了。
通过徒弟,我与那位编辑处熟了,因此,我很多“休眠”的作品都走上了发表之路。
一次,我当那位女编辑面提出了“熟人好发稿”质疑,想听听她的回答。没想到,她说出了他们编辑的苦衷。
她说,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之所以存在是有原因的。因为作者队伍里啥人都有,像一稿多投的,抄袭的等等。如果编辑盲目用陌生作者的来稿,一旦出现重复发稿或者发了抄袭稿,不仅编辑担责任,就连编辑部也跟着贪官司,倒不如不触碰这个“雷”。
那位女编辑还说,金子总会发光的。作为一个作者,认识,以至于熟悉报刊的编辑很重要。如果编辑了解作者,作者写出的好作品就能及时发表;如果不认识编辑,一篇好作品就凭运气了,这个运气包括很多方面。
她进一步说明,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稿子没有达到发表水平不行。报刊发稿是有底线的,发低水平的稿子,会失去读者,编辑的水平会遭到领导的质疑,作为报刊也丢不起人。
注明:图片选自网络向为此付出者致敬
《山谷回声》原文,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