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思维体操
我喜欢用“峰会是一场精神盛宴”来向朋友们介绍峰会。
而这一次,我更想用“峰会是一场思维体操”来描述峰会。每一次峰会,会一不小心就击中了大脑中某个点,让人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思维奔向更自由的空间,向内生长,大概就是这种感受。
人.事.情绪
去峰会的火车上,截获了中区长大人,本来只打算借用10分钟,没想到霸占了一路。和中区长大人聊天得到了2个启发,我糅合了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
第一:当遇到冲突时,先明确自己的目标是想改变事情,还是想改变事情中的人。如果是事情,那就减弱对人的关注,好好专心处理事情。如果是人,那眼前的事情可以适当舍弃,选择合适的时机来和相应的人conversation。回想起自己经历的冲突,无论是在头马/生活/还是工作上,其实这种思路都值得参考。而我的挑战是当遇到冲突时,情绪可能会霸占一方,把人和事混合在一起。
第二:如何表达情绪。情绪是需要表达的。结合非暴力沟通中的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步骤是这样的
1.什么是我的观察?
2.我的感受如何?
3.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4.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的请求是什么?
现身说法,以我今天遇到的一件不爽的事(三方公司的小伙伴找我提供某资料),用上面两个启示来自我实践下吧。
1.什么是我的观察(区分观察和评论):这部分工作,一年前领导和我说过交给另外一个同事A负责,但由于后来有些特殊情况,导致和我现有的职责有一些交叉,大家还是习惯于找我。现在我的观察是这位三方公司的小伙伴来找我了,她告诉我同事B直接让她来找我的,并且同事B已经邮件联系过我了。我的确接到了同事B的邮件,但我没有回复。其实同事B自己是可以搞定此事的,但为什么没有自己做呢?也没有找同事A呢?对于原因我并不清楚。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直接无意识的评论:同事A怎么就不能稍微主动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呢?!如果是找我,至少也应该给领导抄送下吧。这其实是评论,不是观察。
2.我的感受如何(区分感受和想法):我感觉不舒服,或者说有点气愤。其实在写这个感受时,我不自觉地就想写下自己的评论,比如ta这样做是不妥的之类的,so,区分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观察自己的感受。
3.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我需要公平和职责划分清晰。需要有明确的授权再去开展相应的工作。
4.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的请求是什么:结合第一点启示,我希望改变的是人(同事B),对于这件事本身,做与不做其实对我来说并不会花费太长时间。那既然是想改变人,我的做法是先把这件事情解决。分析下他找我的原因有可能是:第1,他并不知道这部分工作已经交给同事A;第2, 他并不知道自己如何完成。所以,我的做法是先把事情做完,满足他眼下的需求,然后再清晰地告诉他如何自己搞定,并且提醒他以后再有类似需求,请抄送领导。
当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做法后,我发现我果真情绪平复了。看清自己的情绪升起过程,本身就是平复情绪的方法。
你会问问题吗
在参加高琳教练的工作坊中提到当遇到心仪的伯乐/导师时,要问问自己对方为什么要帮你以及如何请教问题的分享。好问题有如下几个衡量标准:真诚(真的是自己想知道的,能帮助到自己的问题)、开放的(避免YES/NO的问题,优先why/how/what)、具体的(能帮你找到决策标准的因素)、connecting with your experience (不知道咋翻译好,大概就是结合对方的经历问问题),下面举2个正反例子
反例:You're such a great speaker, can you take a look at my script?(这个问题我觉得倒是符合真诚的标准,但是直接进入主题,问了一个YES/NO的问题,其实这不是个问题,而是个请求,而请求。一来对方没有机会了解自己,二来对方没有机会表达。总之太简单粗暴。
正例:If you were back 3 years, what advice will you give?
写到这里,我赫然发现非暴力沟通中的观察 感受/需求 请求四个步骤,不就是一个what 到how why的dig过程么。所以搞清楚why是很重要的。
其实高琳教练的工作坊最戳中人心的一句话是:很多人刚加入TM是为了挑战自己的舒适区,然后很多人便把TM变成了自己的另外一个舒适区。TM的老司机们值得反省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take more responsibility. 每新做一个leading role 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在TM一直很舒服,那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各位TM们,现在的你有没有经常抓狂的时候?如果有,你应该庆幸。如果没有,你就想办法有吧。
高琳教练的工作坊标题是“职场老黄牛到职场大牛”,强调了找到伯乐/教练/导师的重要性。我觉得将近90%的人都没有,尤其是女性。怎么办呢?我觉得首先要有找到伯乐/教练/导师的意识,与此同时,用行动为自己打上“有潜力”、“有业绩”、“值得信任”的标签。这里要特别说一下“有潜力”,又和what/why相关,我们在工作中,有的时候会很直接说做了什么,这是what,而当你说出做这件事的逻辑,也就是why时,你对面的人才能看出你的“潜力”。所以,再强调一遍,why很重要。
完成了CC10,真的懂演讲吗
这次keynote speaker已经被多人誉为截止到目前最优秀的一位。而我的感受也是一样的。这也许和他演讲能力有关,他能透彻地把idea讲得深入人心,当峰会结束后,他留下的东西是最多的,所以,我认为他是最优秀的一位keynote speaker。比如他说过的话
the biggest mistake most presenter make is they prepare for the speech, but not for the moment
don't memorize, internalize
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长吁一口气,在写完稿子之后,觉得接下来就是背啦。而他的观点是,在你的稿子反复推敲确定之前,千万不要rehearsal
half script,写完初稿后,砍掉一半。用一半的字数精炼表达。
pause to reflect.停顿,less is more.
take audience to somewhere, not tell
reactions tell story (尽可能用dialogue,用reaction去讲故事,如果一个表情和当做就能让听众明白发生了什么,那何必用语言)
never stop stage time.即便不在TM了,即便你完全用不到演讲,也不要舍弃stage time的时间,因为这对一个人的状态至关重要。为什么呢?我想了想,觉得演讲是一个强迫打开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你必须打开自己。而打开的状态对于一个人来说的意义,相信不难理解。另外,演讲是在一个舞台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口吻 表情等等其实都关乎你怎么看待自己。这与人生舞台又是多么相似。
所以,在做了那么多演讲和看了那么多演讲之后,我真的懂演讲吗?
你真的懂演讲吗?
所以,为什么不一辈子头马呢?
峰会.游戏
这次玩了3个游戏
游戏1是7个人分别是公司里的不同职务,但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但能看到其他人是什么角色。通过彼此之间的对话,大家来猜自己的角色。现场的小伙伴们简直聪明至极,都通过分析猜到了。这是个很赞的破冰游戏。
游戏2是我自己亲身参与的照镜子游戏,两个人相对站立,一个人随意做动作,另外一个人需要保持同步。这个游戏也很欢乐,我自己亲自参与了,遇到了一位特别可爱给力的搭档。这个游戏给我的启发是,当我们怎么对外界时,我们看到的样子其实是自己选择呈现的。
游戏3,是画出最能代表自己的动物/交通工具,以及一首歌。动物会代表自己的形式风格,比如说如果向往的是天上飞的,那可能属于想得多做得少风格;如果是地上跑的,那更可能是行动派。
交通工具代表做事节奏。如果是飞机火箭之类的,那是比较着急的行事风格,如果是步行,那就是比较慢,要特别稳妥才会下一步的风格。
而歌曲则反应出自己的气质。比如是青春活泼还是励志,还是严肃等等。
其实探寻自己的模样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个游戏只能参照。
峰会.挑剔or拥抱
其实每一次峰会我都会很挑剔地说觉得哪里哪里比较失望。
这一次我依然有,比如round table光自我介绍了,比如....
but!我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我自己的问题。
我决定改一下。当我挑剔峰会时,我其实没有融入进去,是旁观者。
而拥抱则是另外一种心态。
就像keynotespeaker说的那样,我们做演讲时,不是要use stage,而是要own stage! 面对峰会,我要改一改"等着峰会来刺激我"的心态,我要走进、融入,成为峰会的一部分。
下一次哈尔滨峰会,我会拥抱峰会,会成为峰会的一部分。
峰会.人物.绽放
这次峰会又看到了一批绽放的头马花朵们,尤其是看到了天津的小伙伴,那种榜样在身边的感受,是最强烈有力的。
比如Beryl,如果能选the best MC, 我一定会投她,而且她肯定能得best.
比如Johnson, 当看到他在台上show风采的时候,真是太骄傲了,也感动。骄傲是因为他来自天津,就在我们身边。感动是因为知道他的努力和付出。
比如半路杀出来的Cathy,哈哈,直到现在,我对她那句模仿奶奶对自己说话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要不要这么欢乐。如果说其他演讲者留给我的是精彩的表现和message,那么Cathy列给我的则是一种气质,快乐洒脱的气质,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比如我大萌。当我看到她在用画笔做视觉引导时,我惊叹从我认识她到现在,原来她已经走了这么远。当我看到她在KTV拉着Alex练习了一晚上舞步时,我感叹,努力的人是多么值得信任。
比如李叔。曾经和小伙伴们讨论过,李叔这样一个不爱说话,偶尔说起来还比较严肃的人,怎么就能让这么多人围着他转呢?难道是因为他拍照好看?难道是因为他留的胡子有范?我心中的答案是,他心里装着他人。我依然记得我刚来1部时做了一个青涩的演讲后,他走向我,清淡但肯定地说我在舞台的sense很棒。我想他一定关注过很多人,给过很多人细微但又关键的push.在我们群魔乱舞KTV2小时时,他只在一旁默默拍照。哦天哪,我觉得就像是我们天津头马聘请了一位专业跟拍一样。真的很幸运。
还有很多很多小伙伴,比如S/Johnson,比如......看到他们在台前幕后或忙碌或紧张或从容或投入的身影,都给予我一种力量,感恩遇见。
峰会.疯玩
如果说头马让我觉得最有兴趣的就是疯玩一下,这样听起来实在太不正经了(~)。
第一次体验峰会疯玩是在天津峰会,那天galaparty后,几百号人自动围成大大大大圆圈包围整个会场,肩搭着肩一起跳兔子舞,那是一群陌生却友好的人的狂欢,在头马之前,我从未体验。
第二次体验峰会疯玩是在郑州峰会,天津团队在gala之后去了KTV,天哪,连我居然都跟着跳“舞”了。我深深地觉得在头马让我觉得身边的人都是正直友好的,我可以尽情享受玩耍,没有后顾之忧。头马这样的环境是大家共同创造的。
正因为有以上两次体验,导致在北京峰会没有疯玩,感觉少了点什么。
第三次体验峰会疯玩就是这一次济南峰会啦。这次人更多,更疯。我都开始自创free style了。
疯玩时是一种极致释放,是一种团体的灵魂出窍,妙不可言。
峰会.头马.头马之外
当我的峰会入场证贴上数字4时,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我走过的路。我加入头马已经将近3年了!
大部分来头马的人都特别开心,我也是,但是时间久了就会问自己,我来头马的目的是什么。头马的终极目标是personal growth,是more confident, 而这两样只有在头马之外得到印证才是真正成立的。
这便是我想做的事。让我们头马所学internalize,成为我们大脑和心灵的一部分,支撑我们在生命旅途中走得更顺畅,而不仅仅是在头马难道award。当然我们要从头马小舞台出发,因为这里是安全练习和高效反馈区域。
所以当我选择在小区长任期内带一个项目时,我果断选择了smart leadership。
Vision是在生活舞台上成为领导者。
Mission是提供头马与职场及生活连接的方法
Value是“TO DO”
我要专门说下这个value,如果说资源、方法,这个时代是太多了,有想法的人也太多了。可是为什么绽放的就那么一丢丢呢?因为没有to do。所以我想了很多漂亮的词来作为Value,最终还是想只保留这一个特别普通,小学英文水平也一定能懂的词“TO DO”
我很想做这件事,因为这是我的内在需求,也是希望带给大家的礼物。因为这是有意义的事,所以要“TO DO”
smart leadership启航在即,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