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共分为三篇:
第一篇:iOS 开发 -《Effective Objective-C 2.0:编写高质量 iOS 与 OS X 代码的 52 个有效方法》读书笔记(1)
第二篇:iOS 开发 -《Effective Objective-C 2.0:编写高质量 iOS 与 OS X 代码的 52 个有效方法》读书笔记(2)
第三篇:iOS 开发 -《Effective Objective-C 2.0:编写高质量 iOS 与 OS X 代码的 52 个有效方法》读书笔记(3)
接上篇:iOS 开发 -《Effective Objective-C 2.0:编写高质量 iOS 与 OS X 代码的 52 个有效方法》读书笔记(1)
第 3 章:接口与 API 设计
第 13 条:用前缀避免命名空间冲突
OC
没有其他语言那种内置的命名空间机制。因此我们起名时要设法避免潜在的命名冲突,否则很容易重名,引发命名冲突(naming clash)
。避免此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变相实现命名空间:为所有名称都加上适当前缀。所选前缀可以是与公司、应用程序或二者皆有关联之名。另外,Apple
宣称其保留使用所有“两字母前缀”,所以我们一般还是三个字母开头比较好。
第 14 条:提供“全能初始化方法”
能够为对象提供必要信息以便其完成工作的初始化方法叫做“全能初始化方法”。
如果创建类实例的方式不止一种,那么这个类就会有多个初始化方法。这当然很好,不过仍然要在其中选定一个作为全能初始化方法,令其它初始化方法都来调用它。这样的话,当底层数据存储机制改变时,只需修改此方法的代码就好,无须改动其他初始化方法。
NSDate
就是一个例子,其初始化方法如下:
- (instancetype)init NS_DESIGNATED_INITIALIZER;
- (instancetype)initWithTimeIntervalSinceReferenceDate:(NSTimeInterval)ti NS_DESIGNATED_INITIALIZER;
- (nullable instancetype)initWithCoder:(NSCoder *)aDecoder NS_DESIGNATED_INITIALIZER;
- (instancetype)initWithTimeIntervalSinceNow:(NSTimeInterval)secs;
- (instancetype)initWithTimeIntervalSince1970:(NSTimeInterval)secs;
- (instancetype)initWithTimeInterval:(NSTimeInterval)secsToBeAdded sinceDate:(NSDate *)date;
在上面几个初始化方法中,initWithTimeIntervalSinceReferenceDate:
是全能初始化方法,也就是说,其余的初始化方法都要调用它。只有在全能初始化方法中,才会存储内部数据。
第 15 条:实现 description 方法
调试程序时,经常需要打印并查看对象信息。一种办法是编写代码把对象的全部属性都输出到日志中。不过最常用的做法还是像下面这样:
NSLog(@"object = %@", object);
这样直接打印我们的对象它会输出 <Object:0x*****>
,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当我们重写description
的时候才可能满足我们调试的需求。
- (NSString *)description {
return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 : %@, %@", [self class], self, @"你需要的属性"];
}
若想在调试时打印出更详尽的对象描述信息,则应实现 - (NSString *)debugDescription;
方法,再与po
命令一起使用配合调试。
第 16 条:尽量使用不可变对象
这条主要讲的是,尽量使用不可变的对象。简单来说,我们设计出来一个类,其实是不希望别人更改其属性的,因此应该尽量把对外公布出来的属性设置为只读,而且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将属性对外公布。
第 17 条:使用清晰而协调的命名方式
类、方法及变量的命名是 OC
编程的重要环节。这点就不用多说了,具体可以看下官方的命名规则:Coding Guidelines for Cocoa
第 18 条:为私有方法名加前缀
这样有助于调试,也很容易让我们将公共方法和私有方法区分开,另外便于修改方法名。但是要注意不要但用一个下划线做私有方法的前缀,因为这种做法是预留给苹果公司的。
第 19 条:理解 Objective-C 错误模型
当前很多种编程语言都有异常处理机制,OC
也不例外。在OC
中异常只用于处理严重错误(fatal error)
,出现“不那么严重的错误(nonfatal error)”
时,OC语言的处理方式是:令方法返回 nil/0
,或者使用NSError
,以表明有错误发生。
第 20 条:理解 NSCopying 协议
在 OC
中,拷贝对象通过copy
方法完成,如果想令自己的类支持拷贝操作,那就要实现NSCopying
协议,该协议只有一个方法:
- (id)copyWithZone:(NSZone*)zone
当然如果要求返回对象是可变的类型就要用到NSMutableCopying
协议,相应方法:
- (id)mutableCopyWithZone:(NSZone *)zone
-
在拷贝对象时,需要注意拷贝执行的是深拷贝还是浅拷贝。
- 深拷贝的意思就是:在拷贝对象自身时,会将对象的底层数据也进行复制。
- 浅拷贝是只拷贝容器对象本身,而不拷贝其中数据。
Foundation
框架中所有的collection
类在默认情况下都执行浅拷贝。
-
要点:
- 若想令自己所写的对象具有拷贝功能,则需实现
NSCopying
协议。 - 如果自定义的对象分为可变版本与不可变版本,那么就要同时实现
NSCopying
与NSMutableCopying
协议。 - 复制对象时需决定采用浅拷贝还是深拷贝,一般情况下应该尽量执行浅拷贝。
- 如果你所写的对象需要深拷贝,那么可考虑新增一个专门执行深拷贝的方法。
- 若想令自己所写的对象具有拷贝功能,则需实现
第 4 章:协议与分类
第 21 条:通过委托与数据源协议进行对象间通信
简单来说,这条讲的是使用delegate
,protocal
进行数据传递。此模式可将数据与业务逻辑解耦。需要注意的是:修饰delegate
的属性一定要定义成weak
,而非strong
,因为两者之间必须为“非拥有关系”。
第 22 条:将类的实现代码分散到便于管理的数个分类之中
这条讲的是使用分类。类中经常容易填满各种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代码则全部堆在一个巨大的实现文件里。有时这么做是合理的,因为即便通过重构把这个类打散,效果也不会更好。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OC
的“分类”机制,将类代码按逻辑划入几个分区中,这对开发与调试都有好处。
第 23 条:总是为第三方类的分类名称加前缀
这条也很容易理解,就是给分类名加前缀,比如NSString
分类,
@interface NSString (HTTP)
@end
// 加前缀
@interface NSString (ABC_HTTP)
@end
给分类加上前缀,易于区分,并且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第 24 条:勿在分类中声明属性
除了 Class-continuation
分类,其他分类无法向类中新增实例变量,这样就无法把实现属性所需要的实例变量合成出来,即无法生成实例变量,如下图:
第 25 条:使用 “Class-continuation分类” 隐藏实现细节
Class-continuation
分类和普通的分类不同,它必须定义在其所接续的那个类的实现文件里。
#import "NNTestClass.h"
@interface NNTestClass ()
// 写你所需要的私有变量或方法
@end
@implementation NNTestClass
// 实现
@end
这条和之前的描述也有点类似,总之就是在说尽量不要在公共接口中暴露太多内容,隐藏其实现细节。
第 26 条:通过协议提供匿名对象
- 协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供匿名对象,例如
id<someProtocal> object
。object
对象的类型不限,只要能遵从这个协议即可,在这个协议里面定义了这个对象所应该实现的方法。 - 使用匿名对象来隐藏类型名称(或类名)。
- 如果具体类型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象能否处理好一些特定的方法,那么就可以使用这种协议匿名对象来完成。
第 5 章:内存管理
第 27 条:理解引用计数
OC
使用引用计数器来管理内存,每个对象都有个可以递增或递减的计数器。对象创建好之后,其保留计数至少为1
,若保留计数为正,则对象继续存活,当保留计数降为0
时,对象被销毁。
在对象的生命周期中,其余对象通过引用来保留或释放此对象。保留或释放操作分别会递增或递减保留计数。
注意retain
,release
,autorelease
,这三个方法操作计数器。
-
retain
递增保留计数。 -
release
递减保留计数。 -
autorelease
待稍后清理“自动释放池”时,再递减保留计数。
第 28 条:以 ARC 简化引用计数
ARC
,即自动管理计数器,理解起来很容易。
ARC
会自动执行retain
,release
,autorelease
等操作,所以直接在ARC
中调用这些内存管理方法是非法的。具体来说,ARC
不能调用以下方法:
- retain
- release
- autorelease
- dealloc
在ARC
中,变量的内存管理语义可以通过修饰符指明,而原来则需手工执行”保留“及释放操作;(__strong
,__weak
,一个保留值,一个不保留值)。
注意的是ARC
只负责管理OC
对象的内存。注意:CoreFoundation
对象不归ARC
管理,必须适时调用CFRetain/CFRelease
。
第 29 条:在 dealloc 方法中只释放引用并解除监听
不要在delloc
方法中调用其它方法,尤其是需要异步执行某些任务又要回调的方法,这样是很危险的行为,很可能异步执行完回调的时候该对象已经被销毁了,crash
了。
在delloc
方法里,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释放指向其他对象的引用,并取消原来订阅的键值观测(KVO
)或NSNotificationCenter
等通知,不要做其它事情。
- (void)dealloc {
[[NSNotificationCenter defaultCenter] removeObserver:self];
}
第 30 条:编写 “异常安全代码” 时留意内存管理问题
这条也和上面说过的类似,有两点需要注意:
- 捕获异常时,一定要注意将
try
块内所创立的对象清理干净。
@try { // 可能会出现崩溃的代码
}
@catch (NSException *exception) { // 捕获到的异常 exception
}
@finally { // 结果处理,也可以去掉
}
- 在默认情况下,
ARC
不生成安全处理异常所需的清理代码。开启编译器标志后,可生成这种代码,不过会导致应用程序变大,而且会降低运行效率。
第 31 条:以弱引用避免保留环
这个也很容易理解,保留环就是我们常说的循环引用。就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将某些引用设为weak
,避免出现“保留环”。
第 32 条:以“自动释放池块”降低内存峰值
合理运用自动释放池,可降低应用程序的内存峰值。
- 请看下面几行代码:
NSArray *dataArray = /*****/;
NSMutableArray *testArray = [NSMutableArray array];
for(NSDictionary *recordDic in dataArray) {
TestPerson *person = [[TestPerson alloc] initWithRecord:recordDic];
[testArray addObject:person];
}
当循环长度无法预估,需要创建很多对象时,上面代码会创造数量无法预估的临时对象,即内存中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临时对象,他们本该提早回收的。这时我们可以给这段代码增加一个释放池:
NSArray *dataArray = /*****/;
NSMutableArray *testArray = [NSMutableArray array];
for(NSDictionary *recordDic in dataArray) {
@autoreleasepool {
TestPerson *person = [[TestPerson alloc] initWithRecord:recordDic];
[testArray addObject:person];
}
}
这样临时对象就可以及时回收了,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要把for
循环放到释放池里面,特别是循环长度特别长的时候。
第 33 条:用“僵尸对象”调试内存管理问题
如上图,启动这项调试功能之后,运行期系统在回收对象时,会把它的isa
指针指向特殊的僵尸类,而不是真正的回收他们。系统会修改对象的isa
指针,令其指向特殊的僵尸类,从而使该对象变为僵尸对象。僵尸类能够响应所有的选择子,响应方式为:打印一条包含消息内容以及其接收者的消息,然后终止应用程序。
第 34 条:不要使用 retainCount
retainCount
,对象的保留计数,ARC
环境下已经正式废弃,在MRC
下还可以正常使用。
下一篇:iOS 开发 -《Effective Objective-C 2.0:编写高质量 iOS 与 OS X 代码的 52 个有效方法》读书笔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