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灾难是指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带来对生命的重大伤害。
而自私是指在权衡过他人的权益之后,仍然完全不顾社会和他人的权益,只顾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最后,谴责是指严厉的责备,我们认为其目的是让伤害了社会、他人正当权益的人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由此,我方认为灾难中的自私应不应该被谴责应当取决于是否伤害到社会和他人的权益。
首先,在灾难中,由于其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求生资源极其有限,生存条件恶劣,个人的自私行为往往更容易侵占到他人的资源,侵害他人正当权益,在损人利己的同时更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增加灾难中的损失,减少他人生存的机率。虽然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会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生命,但我们并不能把天性当作逃避责任的保护伞,以此为借口肆意妄为。例如在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有些人以疯狂推搡他人换取逃命之路的畅通和逃命的时间,从而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伤的悲惨结局。这既违背了社会道德,也违反了法律,理应被谴责。
其次,灾难中的自私应该被谴责,是对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护,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引导。自人类形成群体时,每个人就都具有了社会性,都有应尽的社会责任。其中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在灾难中,自私的行为往往是无视了个人的责任,也损害到他人和群体的权益。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一旦被默许,不仅会损害现有的秩序,还会延缓灾难后社会秩序的重建。好比八年抗战中,汪精卫叛逃当汉奸,国难当头之时,以一己之利牺牲国土与人命,如果不予谴责,那么“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的豪言壮语将成为一句笑话,国将沦亡,民生凋零。因此,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肆意践踏道德与秩序,那么灾难来临时,我们要如何降低损失;灾难过后,社会应该如何维系?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灾难中的自私应该被谴责。
1.灾难是人为或者自然带来的重大的伤害,它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灾难时生存资源极度缺乏。
2.自私是在权衡社会他人权益和自己的利益之后,完全不顾社会他人权益,只顾自己的利益
但是自私不同于冷漠(不权衡,和怯懦。虽然自私不一定会损伤到他人的权益,但在灾难这种极端情况下,对个人,自私往往会侵占他人资源,甚至危害生命。对社会,破坏社会性,社会现有秩序和延缓灾后社会秩序重建
3.谴责是严厉的责备,目的是希望他们肩负应负的责任,把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4.只有伤害到他人权益的自私才需要被谴责
如果是冷漠或怯懦,或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损害到他人权益的行为,我们需要耐心的教导,但是不要谴责他人。
5、人并不是只有舍己为人和无私。就像黑与白之间还有灰色地带,褒义词和贬义词之间还有中性词。我们人群也可以划分成普通人。灾难中,就算求生欲强烈但是也不损害他人权益。
6、谴责是一种方式,我们只论应不应该,而不是一不一定谴责为什么是谴责,不能是循循善诱或者直接处罚,或者教化?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7、不能以任何借口侵害他人正当的权益,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在灾难中求生的反应,但还是要谴责他们自私的行为,因为这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塌,我们不能开启这种先河。
8、利己和护己。(?
9、权益(应得的,不能被侵占的,和利益(可以得但不一定是应得的。
10、那你怎么知道有没有权衡他人权益与自己的利益呢?我们判断是不是发生自私行为应不应该被谴责,是已经发生的自私行为,如何辨认是不是自私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11、我们应该要倡导舍己救人但是不要求每个人都要做到,只要求每个人能够做到不侵害他人正当权益
12、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
社会性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性,如利他性、协作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