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打磨读书原则)

写作这么久以来真正感觉到词穷了,没什么可写的了,就去写读书笔记,写了两篇关于《乌合之众》读书笔记有个深切的体会,我竟然写不出自己的感受,因为精读每一段之后会发现理解的都是新知,没法和以有的观念产生联系。

最终还是读过的书太少,或者是理解过的内容太少,那到底如何才能读一本算一本,把书里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呢?

记得以前也写过读书笔记,还是很久以前,作的读书笔记和在学校里学习课文一样,学习到一个概念是新知,立马抄下来,文章讲完最后总结一下新知算完成。现在还是这种模式,也就是说从离开学校之外,就没有打磨过读书能力。

那到底该如何消化一本书呢?笑来老师曾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下面记录下来重点以此打磨自己的读书能力。

1.切记理解速度不等于阅读速度。

2.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这个要加入自己读书的原则中来。

3.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我会总结,但从未预期过。这种总结就是一种伪输出,预期下一步内容是什么才是真的输出。

4.读不懂也要读完,而后还要反复读几遍。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得。

现在做不到读不懂也要读完,所以要慢慢打磨这种能力。

5.一定要用起来,不然学它干嘛?

6.暂时用不到怎么办?教!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分享可以培养能力,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而且双方都有的收益。不过分享也有技巧。

①真诚,只分享自己确实觉得好的东西。

②真诚不能居高临下。(好像有时候自己写文章有点这种态度,一定要改,改,改。)

③还是真诚,对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即使不理解,也要持续下去。

那我的读书笔记算不算教?不能,只能算总结,要写出能教会别人的文章来,教会别人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它有什么作用?所以这方面也要改,改,改!

最后笑来老师说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对比自己今年已经六个月过去了,没读完一本,现在才开始读今年的第一本,真是惭愧。而且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差就是见识少所以一个月至少读一本好书,从现在开始,这个月把《乌合之众》关于群体心里的书籍读完,下个月开始读笑来老师要求七年社群里必读的书《领导梯队》通过这个过程好好打磨读书能力。

不知不觉中竟然顺带打磨了一下我的读书原则,现在把读书原则总结一下,便于实践。

1.读书不要求快,要理解。

2.整理概念关系,向后总结,可以梳理为读书笔记。然后向前预期,每读完一部分可以写一写下一章会讲关于什么的概念?逼自己思考,读完一部分预期一部分。

3.对于读不懂的书也要读完,然后要反复读。

4.写一篇教这本书核心概念的文章分享出来。写的过程中注意技巧,要真诚,不能居高临下。真诚很重要也可以是写每一篇文章的原则。

看来改天还要整理一下写作原则,最后去实践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