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资产的定义我自己很模糊,习惯于按照自己惯有的思维,说文解字地理解字面意思。在与身边很多人唠嗑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人与自己在很多地方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某一个概念,不会去baidu查阅标准的解释与概念,或者即便查阅了也不能准确的表述,习惯于用自己惯有的逻辑或思维表述自己所理解的概念。那么,这中间的差别有多大呢!
房子和车都是某种形式上的负债
以自己为例,最近在读《穷爸爸富爸爸》的过程中,对于资产的认知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以前的认知里,资产就是自己拥有的财产的总和,比如车、房子等,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体都是资产。书中对于资产的定义为,能够为自己持续带来收入的财产才是资产,从自己口袋里拿走钱的财产是负责。从这个定义上讲,房子,每月固定的从自己口袋里拿走钱,其实某种意义上讲是负责,而不是资产。虽然很多时候,大家会说房价上涨会让房子增值很多,但那也仅仅是报表意义上的增值,增值变现的过程,会花费大量的费用在里面,这种意义的增值并没形成实际意义的增值。再比如车,相比房子而言,车更像是一种消费品。从买入车的那一刻起,已经贬值10%-20%,每月花费固定的开支,维系车辆的运行,也就是需要从我们口袋里拿走钱,而不是带来钱。在的新认知里,“房子和车都是某种形式上的负债”。
这种认知上的颠覆,在对于理解事物本身,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就为我们构建自己的原则提供了基础。其实,在财务上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源。”定义中资产的很重要的一直属性就是预期能够为我们带来经济收益。这个定义自己学过,一直也在那里存在的,可是自己却不能准确的理解或者准确的认识这一概念。在阅读的过程中,透过穿插于文章中故事与举例,才幡然大悟般理解。如果能够只字不差地阅读,可能更早理解资产的含义。但是自己错过了多少时间后,才理解这一概念。而之前的概念,也的确对我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按照自己的理解,购置资产总是对的,但是其实很多自己购置的非生活必须的物件,有一部分其实是是负债。
我的原则:多购资产,不入或少入负债
在理解了这一概念后,我对于资产与负债有了新的感观。知道若不践行,可能也就是知道而已。如何应用和延伸这一概念,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之前我也动过购置车辆的念想,从生活的必须角度而言,上班有班车,周边公交也基本能满足出行需求。购置车辆后,会占用我很大一部分的资金,而且每月需要固定的投入维护费用,并不是一个资产项。在认知升级后,我也暂时彻底断了购置车辆的念想。多购置能够带来带来持续收入的物件,相当于雇佣了一个能够持续赚钱的工具,持续的为我们工作,不断给我们的财产做加法。负债则不断带走我们财产总数。
我们自己是我们最大资产
延伸一下,其实我们自己本身是我们的资产,而且是最大的资产。我们通过自己劳作,不断地创造价值,产生持续稳定的收益。同时,资产需要做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便更好,更持续地为我提供收益。
上周周末我终于下定的决心,拔掉了自己智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以为智齿与生俱来的东西,没有好处,总不会有什么坏处,认为不拔也没什么事情。我妈的牙齿不太好,有过拔牙的经历。,告诫我一定不要拔牙,自己长出来的,能有啥坏处。在医院牙齿检查了一下,专业医生告诉我,智齿正常情况下,可拔,也可以不拔。但是你的这样已经把旁边的牙齿顶坏了,而且整个牙齿都挤变形了。如果不拔掉,等到把旁边牙齿挤坏了,就会比较麻烦。专业人士的专业建议还是要听的。拔吧!
牙齿何尝不是自己的重要资产。但不好好维护,原先的资产就变成了负债,而且不还债还有后续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在资产为我们带来收入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投入。好比机器,需要维护保养一样,这样资产为我们带来的增值也会更大。对于身体,这个自己最大的资产,我们更需要维护保养好。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变质或贬值的不良资产(比如牙齿,可能不太恰当),及时进行处置。让资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点拙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