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简书日更挑战第11天
每天专注带娃,分享带娃日记!
每天专注读书,分享读书感悟!
今天是弟弟多宝正式戒安抚奶嘴的第一天,比我想象的好很多,没有了安抚奶嘴的哄睡,弟弟在睡前需要“自我安抚”20分钟,这20分钟他会闭着眼睛,嘴里不停的哈哈啊啊,偶尔还伴随着生气的哭腔。坚持住20分钟后,弟弟就睡着了,而且侧卧放下后,轻拍也马上可以正式入睡。
戒掉安抚奶嘴后,弟弟的睡眠质量果然提高了,不会再因为拔奶嘴经常惊醒,可以一觉睡到饿醒。
昨天一夜没有使用安抚奶嘴,弟弟再也没有频繁夜醒了。

孩子的很多健康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家长调整养育方式去预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绝对不是控制和改造孩子,而是引导、帮助他,在符合社会秩序的前提下,依据他自己原有的轨迹或引导出的轨迹成长得更好。
老话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本意是想强调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个本意完全正确。不过,父母要是在育儿过程中没掌握好火候,方法不得当,一个不小心从老师变成了“私塾先生”,那结果可能就和初衷相去甚远了。
开讲之前,先得承认一个事实,这句口号的确实有些“标题党”的嫌疑,不过本意上我是想借助它来强调: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更像是个陪孩子一起长大的伙伴,而不是一味训诫、管束孩子的“严师”。如果把自己定位成了后者,难免会先对双方的角色有个预期,就是“你不知道的事我知道,所以你得无条件地服从我”,然后每天抱着居高临下的心态,以指导者的身份来和孩子相处,那么教育的结果很可能会和自己的期待差出十万八千里。而如果家长能把自己当成个有经验的伙伴,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以平等的心态去帮助孩子,这可能又是不一样的教育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