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是一本西方哲学入门的书籍,虽然只是入门,但是对于我这种哲学基础为零的人看的还是有点吃力,但是坚持看完,也算是入门了吧。看完这本书对西方哲学的历史以及主要的流派有了一个框架,后面就开始补充内部材料了。
下面就是具体的笔记了。
苏菲的世界
我们对于那些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于那些属于感官世界的具体事物只能有意见或看法。我们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那些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
核心在于你是怎么理解”认识“这个词。认识的是本质,对于变化的事物,包括人,只能是有看法。人也是时时刻刻变化的,你不可能真正的认识一个人。
柏拉图认为,灵魂栖居在躯体内之前,原本就已经存在。然而一旦灵魂在某一具躯体内醒来时,它便忘了所有的完美的理型。然后,一个奇妙的过程展开了。当人类发现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式时,某些模糊的回忆便开始扰动它的灵魂。他看到了一匹马,然而是一匹不完美的马。灵魂一看到这匹马,便依稀想起它在理型世界中所见过的完美“马”,同时涌起一股回到它本来领域的渴望。
“灵魂是一个完美体,当进入某个躯体后,就开始按照躯体来发展,变成了某一个人,但是他还是灵魂。”这种对灵魂的思考,之前没有想过,还要继续深入的思考……
人类认识动物,比如一只猫、一只狗,见过几次之后他就能区分开来,但是突然一下子让你说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这是一只猫,那是一只狗,多半得想半天才想出来,而如果你问一个小孩子甚至都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他就是能区分开来。这种抓住本质的特征,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又是如何训练的呢?
柏拉图也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型的影子。但大多数人活在影子之间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他们从不去思考是什么东西投射出这些影子。他们认为世间就只有影子,甚至从不曾认清世间万物都只是影子,也因此他们对于自身灵魂不朽的物质从不在意。
作为常人,很少真正的去做更加深入的思考。到底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这个世界真的就像我们看到的这样吗?就像《三体》里面说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空间里,觉得自己是封闭的,本质就是这样。但是如果你到四维里面去看,看到我们的现在只是一个投影。
一件事情发生后另外一件事情也会发生的想法,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期待,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期待心理乃是与习惯有关。
这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会说小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才不会对自然界的事情都看成是习以为常。我们平常所认为的自然法则或者因果律,实际上只是我们所期待的现象,并非理所当然。自然法则没有所谓合理或不合理,它们只是存在罢了。比如说我们如果看到一本书突然自己飘在空中,会感觉到很惊讶,因此我们会按照我们心中的自然法则去理解,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一个小孩子可能觉得这没有什么,因为他心中还没有所谓的自然法则。
康德:如果你只是为了想受人的欢迎而与别人分享东西,那你就不算是真正依据道德的法则行事。当然你的行为并没有违反道德法则,但是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在克服自己的情况下所做的行为。只有那些你纯粹是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为。
不是很赞同这个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基于这个岗位的责任要求,而这些行为仅仅是因为你在这个岗位,从事这个工作,而没有所谓的道德。当你向工作倾入感情时,你就无法将工作和生活分开了。而我觉得这就是刚开始工作时不适宜的一个根源。
不要相信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人们常说眼见为信。但是即使是你亲眼见到的,也不一定能相信。
只要我们坚信我们的理性,他就不能骗过我们,因为就某一方面来说,我们是自由的。他可以让我们“感知”各种事物,但没有一件事物会让我感到惊讶。就算他让天色变黑、让大象飞行,我也只会笑笑而已。可是七加五永远是十二。不管他耍再多的把戏,这仍然会是一个事实。哲学是童话故事的相反。
坚持理性,坚持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黑格尔:历史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河里任何一处河水的流动都受到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旋涡的影响。但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旋涡又受到你观察之处的岩石与河湾的影响。思想的历史就像这条河流。你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的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你永远无法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只不过就你所置身之处而言,这种思想可能是正确的。
我们的思想永远是受到我们所处环境的影响,环境决定人,我现在非常赞成这个观点!这个世界上,能让自己的思想影响环境的人太少太少。
我们的理性事实上是动态的,是一种过程。而真理就是这个过程,因为在这个历史的过程之外,没有外在的标准可以判定什么是最真、最合理的。我们不能从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或启蒙运动时期挑出某些思想,然后说它们是对的,或是错的。同样,我们也不能说柏拉图是错的,亚里士多德是对的,或者说休姆是错的。因为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反历史的。
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相对论。
黑格尔把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叫做“世界精神”或“世界理性”。马克思认为这种说法正好与事实相反。他想证明物质的变化才是推动历史的力量:“精神关系”并不会造成物质的改变,而是物质的改变造成了新的“精神关系”。马克思特别强调,促成改变并因此把历史向前推进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力量。
典型的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相信物质条件支持着一个社会里的每一种思想和看法。事实上,一个社会的上层结构正好反映那个社会的基础。
想起大学《政治经济学》中学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
黑格尔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互动或“辩证”的关系。当人改造大自然时他本身也被改造了。换句话说,人在工作时,就是在干涉大自然并影响大自然,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大自然同时也干涉人类并影响他们的心灵。
你的思想与你的工作是有密切的关系的。从某个角度说,一个失业的人就是一个空虚的人。黑格尔很早就体认到这点了。对于黑格尔和马克思而言,工作是一件具有正面意义的事情,并且与人类的本质有密切的关系的。
工作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是为别人工作。因此他的劳动对他而言是外在的事物,是不属于他的。工人与做的工作之间有了隔阂,同时与自我也有了隔阂。他与他自己的现实脱节了。
要好好看看资本论
当我们刚来到这世界时,我们会用一种直接而毫不感到羞耻的方式来满足我们身体与心灵的需求。如果我们没有奶喝或尿不湿了,我们就会大哭。我们也会直接表达我们对身体上的接触或温暖拥抱的需求。弗洛伊德称我们这种“快乐原则”为“本我”。我们在还是婴儿时,几乎就只有一个“本我”。我们带着我们内心的这个“本我”或“快乐原则”长大成人,度过一生。但逐渐地我们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我们学到如何调整这个“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我们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的“自我”。这时,即使我们想要或需要某个东西,我们也不能躺下来一直哭到我们得到那件东西为止。
这是一种悲哀还是进步呢?想到《三体》里面看到的三体人,不就是处于“本我”的状态么,简单直接、不用绕弯。想想我们现在的社会,我们会对孩子说,有什么想法直接跟我们说,不要隐瞒。但是当孩子跟你说“我不想上学”的时候,得到的最好的是解释上学的重要性,差的是一顿呵斥,而结果还是要上学,因此为了避免你的唠叨和呵斥,以后孩子不会再跟你说不想上学了……我们称之为成长,其实也就是对这个社会和这个环境的适应。作为家长也很无奈,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无法改变这个教育体系,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逼迫孩子去适应。
从婴儿时期起,我们就不断面对我们的父母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当我们做错事时,我们的父母就会“不要那样”或“别调皮了,这样不好!”即使长大成人以后,我们的脑海中仍可以听到这类道德要求和价值判断的回声。似乎这世界的道德规范已经进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称这部分为“超我”。
孩子的道德标准是在很小的时候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并且形成后很难改变,长大后再去改变的过程是及其痛苦的。
意识本身在感知某件事物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总是会意识到某件事物。这个“事物”固然是由我们的环境提供的,但也是由我们自己提供的。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借以决定我们所要感知的事物。
有孩子以后,看到外面到处都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