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清楚什么是所谓的另一半。
圣经上说,在混沌之初,上帝用了6天造出了世界万物,在第7天上帝又造出了人,但是却只有男人。男人虽然强壮,虽然衣食无忧,却很孤单很寂寞。于是上帝在男人睡觉的时候,从他身上取了一根肋骨,并用这个肋骨造出了女人。有了女人的陪伴,男人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从此亦不再孤单寂寞。结果以后的男人就有了天生的命运---来到世界上来寻找他的另一半(他的肋骨)。因为只有找到了属于他的肋骨,他胸口中的伤才不会隐隐作痛,才会幸福快乐的活着。
圣经一说很浪漫,但我认为并没有很好地诠释男女之间,关于另一半的内涵。
可能很多人在介绍自己的丈夫/妻子,男友/女友的时候,都会非常自然地说“这是我的另一半”。但是否每个人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都问心无愧。你是否在跟自己的伴侣结合之前,认真看清楚了身边这个人的模样,了解他/她,确信对方符合自己对另一半的期许,能够真正跟自己的身心融合,并且坚定从此携手并进?我们之所以要用另一半去描述跟自己携手余生的他/她,肯定是因为他们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当你看到他/她的时候,你会觉得眼前的这个人似曾相识,不管是外在,谈妥,内涵,还是灵魂。你会惊喜万分,因为你从此自得圆满,不再残缺。你们的结合是一个完满的圆,而绝非凑合。否则,怎会叫作另一半呢?
找到真正的另一半有多美好,古今中外皆有美谈。(这里的美好需要撇开很多东西来谈,毕竟再大的美好,在有些人眼中也可能是丑陋。)古有汉代才女卓文君,久仰相如文采。一曲凤求凰,惹得文君决意夜奔。舍弃金银财富,甘于当垆卖酒。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今有河西与三毛,跨越国别,只因一眼定情。阔别6年,执意再遇。虽然结局不美,但是没有河西,就没有那个谱写一曲曲神话的三毛。她永远不可能释放自己的天性,也不会有曾经那么真实的快乐。撒哈拉沙漠上的落日,是河西对三毛永恒的温暖守候。还有萨特与波伏娃,为什么他们的契约式婚姻能如此美满?因为没有人比波伏娃更懂萨特,彼此能给予的唯一尊重与包容,除此再无他人。
但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另一半,究竟有多难?之前在一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算法:
这个城市有80万人,
男人只占一半(40万)
同龄人只占三分之一(13万)
单身的只占一半(6万5千)
有魅力的只占二十分之一(3250个)
让你觉得有趣的只占二十分之一(162个)
会给你买卫生棉的只占十分之一(16个)
会跟你产生火花的人只占三十分之一(0.53个)
结果就是说,在这80万的人中,只有0.53个人,连一个都不到。那如何去找到这个残缺却是你的另一半的人,答案竟然是“命运”。
这个电影里给出的答案未免有点让人失望,毕竟“命运”太玄。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肯定要积极去寻找,要有所作为。之前听说过一个“街区理论”,大概是说你的另一半其实就在你的住所附近,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除此以外,还有许许多多被总结出来的实用方法,比如必须扩大你的社交圈。一天到晚都窝在家里的话,永远不用指望有一天另一半会踩着七彩祥云来找到你。这个社交圈可以是朋友聚会,也可以是需要与他人建立连接,同时是你心欢喜的小天地,比如书吧,咖啡厅,健身房等,还可以是网络上你感兴趣的专题群。除此以外,还有最近一些公号长谈的所谓“套路”。但是在这真情稀缺的时代,还是多些真诚,少些套路,毕竟大家都不糊涂。
世界的奇妙,有时候真的会不可理喻。电影里说的“命运”,佛祖说的“缘分”。那天下雨,你撑着雨伞,在街道转角,你碰巧就遇见了另一个你。